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2020年第四批四川好人敬业奉献类]阿坝州龚仙彦:壤塘县的“留守阿爸”
2020-12-21 15:13: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龚仙彦

  【主要事迹】

  龚仙彦,男,汉族,1974年2月出生,四川省绵阳市人,绵阳市游仙区石板学校副校长,现任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副校长(挂职)。作为绵阳市对口阿坝州壤塘县的一名援建者,龚仙彦在藏区支教6年,用2000多个日夜与藏乡的孩子、家长结下深情厚意,也使他的人生发生了根本改变。

龚仙彦和学生交流 

龚仙彦在课堂上

  踏上雪域高原,将支教变成了驻教

  2013年8月,龚仙彦报名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来到了县城海拔3285米的阿坝州壤塘县支教。“不停水停电,不叫壤塘县”。这里属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气压低,饭夹生,少有的几片青菜叶放在高压锅里和着面条煮,拌着生抽和香油,便是最丰盛的营养餐。就在支教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壤塘县委、县政府为引进绵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计划组建首个藏区“绵阳班”,由绵阳教师执教和管理,勤劳务实的龚仙彦被点名留了下来,而且还当上了班主任。

  2014年8月18日,“绵阳班”开班了。报名的第一天,家长们炸开了锅,“话都听不懂,怎么教孩子”“哪里来的龚老师,听都没听过”“肯定又是来镀金,呆不了好久”……孩子不愿意、家长不信任。一上午,“绵阳班”只收了10个学生。色准校长是本地人,有了她的支持龚仙彦才顺利完成了招生工作。

  “绵阳班”开始仅有5个孩子能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孩子们不知道龚仙彦讲的是什么,龚仙彦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公鸡5只,母鸡3只,一共有多少只鸡?”这样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什么是鸡啊?”“公鸡是什么?”“母鸡又是什么?”“一共的含义更是不能理解”,怎么办?龚仙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困中。有限的课堂时间远不能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于是“绵阳班”教育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早上七点、中午一点轮流到班,给孩子们洗脸洗手,陪孩子们聊天,给他们放动画片等,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领悟和积累汉语词汇。尝试着“小翻译”、“兵教兵”和“实地教学法”等适合藏区孩子的直观教学模式,带孩子们走进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汉语化,慢慢的孩子们基本能看懂、听懂、悟懂了。现在想想,那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看着孩子们一点点成长,“绵阳班”的全体教师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在“绵阳班”刚开班的时候,龚仙彦要求所有同学住校,可是县城边上的家长就是不同意。没办法,那就要求家长每天接送。有时候下晚自习家长不接,龚仙彦就一个个的送回家。当时孩子们在滨河校区读书,每天早上7点左右,带孩子们做完运动,他就到办公室打豆浆,和孩子们一起喝豆浆、一起吃早餐。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日带孩子们郊游,自费买菜,教他们做饭、炒菜,孩子们和龚老师的心越贴越近,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第二年“绵阳班”全部家长主动要求住校,“龚老师,我们娃娃都要住校,有你教他们,我们放心!”龚仙彦知道,家长意识的转变,不只是他一个人,或者说几个绵阳老师就能改变的,家长们正自觉接受着“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思想的熏陶。

“绵阳班”毕业合影 

龚仙彦与同学合影

  走进孩子心里,由老师当成了阿爸

  绵阳班最让龚仙彦割舍不下的就是尕多乡的泽让姐了。因为特殊原因,孩子从小就没有父亲。一二年级小女孩各科成绩均是第一名,然而到了三年级,孩子大了、懂事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了改变孩子的心态,龚仙彦常和她谈心,每周找不同的理由给她零用钱奖励她,给她买衣物和学习用具,泽让姐不回家的假期,龚仙彦就让她带几个同学到自己的寝室学习,俨然她就是那个集体寝室的小主人。慢慢的,孩子又变回了那个阳光的小女孩。有一次泽让姐的藏文没有考好,龚仙彦十分生气的打了她几棒,女子哭得很伤心,第二天泽让姐告诉龚仙彦那是她第一次挨打,很疼!龚仙彦问她:“你恨我吗?”小女子害羞的说:“不,因为你是爸爸!”是啊,这不能偏颇的想象成教师的体罚,而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管教,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6年的藏区生活,龚仙彦的血糖和血脂渐渐升高,不得不控制饮食。一天早上,也许是因为控制饮食过度,龚仙彦晕倒在讲台上。孩儿们哭着叫着搂着他说“你们让开一点,给老师留一点空气!”他们一些人忙乱地摇晃着龚仙彦,一些人急着去找其他的老师求救。龚仙彦知道孩子们怕他出事,怕他们的阿爸离开他们。六年期间因气候和饮食原因,龚仙彦做过三次手术,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希望能够尽其所能让孩子们的羽翼更加丰满一些。

  其实,按照援藏计划,2016年7月龚仙彦就可以回绵阳了。但家长们得知他要离开,找到壤塘县委书记严华说:“我们不管,你们要送走龚老师,就必须给我们接回来。”面对“绵阳班”的孩子和家长们的各种不舍和近乎哀求的挽留,龚仙彦选择了留下。2018年7月第三次援藏期满,龚仙彦的儿子也进入高三,步入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这次他决心回绵阳和妻儿团聚,尽父亲的责任。为了挽留龚仙彦,学生和家长们向壤塘和绵阳市相关领导送上了一份摁着41枚指印的沉甸甸的集体请愿书。鲜红的指印像41颗鲜红的心,像41簇红红的火,再次把他的心点亮,把他的心融化:“孩子们,阿爸决定留下来,跟你们在一起!”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绵阳班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龚仙彦个人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第一名,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绵阳班教育团队被壤塘县委、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团队”。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原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都对“绵阳班”的教学模式做了充分的肯定。中央电视台、康巴卫视、阿坝和绵阳等媒体对“绵阳班”进行了相关报道。

龚仙彦和同学们欢度六一 

龚仙彦给同学们做饭

  搬来生命伴侣,把它乡当成了故乡

  不忘初心,方能致远。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作为支教教师,让藏区孩子学到更多知识回报家乡是龚仙彦的教育梦。2019年3月27日,刚要上晚自习,龚仙彦的母亲打电话说他父亲得了重病。一个七旬老人,生命垂危,他最想看到的就是他最心疼的儿子。可是,龚仙彦却无力分身!电话中听到老父亲弱弱的声息,他强忍着眼泪站在教室门外,伏在窗台上。班长卓尔尕透过窗户看到反常的龚仙彦,跑出教室,得知爷爷病危后说:“阿爸,你回去,我教他们。”消息一下子传开:“阿爸,爷爷得病我们也心疼,你回去吧,我们等你!”“我们等你!”简短的4个字,让龚仙彦的心碎了一地。2019年8月2日,龚仙彦父亲走了。从发病到离开只有7天时间。龚仙彦曾经告诉过父亲,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一天真的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他也许不能陪着父亲……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放弃了治疗。他可能想告诉儿子:“好好干,我没有拖你的后腿。”

  “绵阳班”的孩子一直没有学英语。这将是他们今后学习的最大短板,也是龚仙彦最大的顾虑和担心。游仙区委江彬书记2018年到壤塘的时候曾指出要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8月,龚仙彦的儿子已经顺利进入了大学,于是他申请让担任高中英语教师的妻子也到壤塘和自己一起带绵阳班,让孩子们尽早弥补不足。这一愿望很快得以实现。现在,龚仙彦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妻子出双入对,照顾孩子们生活、辅导孩子们的薄弱学科,每天一节的英语课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龚仙彦的妻子还为孩子们购买英语书写本、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孩子们尊称她为“敬阿姨”。

  龚仙彦知道虽然一个支教老师的作用有限,可支教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一种正能量的传播。他相信这种奉献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会影响着他身边的朋友,他们会将这种大爱继续传播,永不停息。

编辑:曾浩洋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蓓蕾花开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