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下足“绣花”功夫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笔

2020-09-02 15:24:00 来源: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人民因城市而幸福。惠民利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道“必答题”,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坚持把文明创建与全县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从环境改善、未成年人教育、社区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着手,为城市增添温暖的文明底色,让人民群众在共建的愉悦中共享获得感与幸福感。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建设美丽文明和谐新宁南

  改善环境

  提档城乡建设打造康养福地

  在宁南县走上一圈,你一定会被这里的文明气息深深吸引。县城四周绿水青山环绕,街道宽阔而整洁,路边绿树掩映,偶尔掉落在路面的垃圾,马上会被路过的市民捡起归入垃圾桶;傍晚时分,广场上的人们或散步、或跳舞、或下棋,热闹不已……如今,“宁静致远康养福地·南国天府阳光香城”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宁南县全县上下同心同力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宁南县多措并举夯基础、优环境、提品位,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以“发展好新城区,改造好老城区”为目标,按照环境优美、城乡互融、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旅居结合、全域开发思路,初步完成县城总体规划。打通平安路、兴盛路,城区路网更加畅通。客运中心、中心城全面完工,惠风苑、霞光名府、汇民广场等项目快速推进,建成区18万平方米“彩钢棚”整治全面完成,垃圾污水处理专项行动卓有成效,试点推进“街长制”工作,店招店牌、车辆停放逐步规范,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礼貌行车、文明行车逐步养成,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味全面提升。

  宁南县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提档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在进一步优化乡村发展环境的同时,全力做好环境保护。树牢“环保是最大民生”理念,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打赢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用好河长制APP推进河长制落实,深入开展“绿化宁南”等行动,完成韩家梁子、巫家梁子一期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工程,黑水河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为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推动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和改善,2019年,宁南县以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统筹谋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果显著。去年,宁南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65天,达优276天、达良89天,优良率100%,同比提高1.4%。宁南县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国控断面金沙江葫芦口、黑水河进出口断面水质各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及以上水域标准,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无劣五类水体;3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立德树人

  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老师,我又学习了一种包花样饺子的方法”“老师,我穿的鞋是我自己洗的,大人都夸我洗得干净”……在宁南县朝阳小学,每一个新学期开学时,学生们总会自豪地来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分享他们学到的新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近几年朝阳小学根据学生在不同学年段的年龄特点,在德育规划中分阶段安排学生在校、在家有计划的进行劳动实践。同时,学校每一个新学期都会组织“争当生活小达人” 劳动技能展示大赛,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在家中新学到的劳动技能。朝阳小学通过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引领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会感恩生活。

  在彝族学生占99.9%、留守学生多的宁南县民族初级中学校,通过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后,针对学生家庭关爱缺失、规矩意识淡薄等问题,学校确定了以“德”为中心,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重视彝民族传统文化”为基本点的教学思路。学校积极打造“德育中心”,开展常态化的大型育德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在宁南中学,每个学生都会在自己高三这年经历一场成人礼的洗礼,他们会穿着精心准备的礼服,在家长、老师,以及学弟学妹们的见证下完成自己的成人仪式。“高三成人礼”活动是宁南中学坚持以党建引领德育工作,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和平时工作相结合,立足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缩影。

  在宁南,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各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的育人特色,但每一所学校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宁南县教体科系统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学校德育工作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对学校的目督考核,加强德育工作的督查检查,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方面,宁南县聚焦根本任务,实施一校一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关键能力和健全人格为主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育人为先、德育先行,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思路,创造性地启动实施“学前启蒙、小学筑基、初中搭梯、高中聚核”的宁南教育“中小学互动”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全县教体科系统互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整体推进学生德育。

  另一方面,宁南紧抓常规活动,确保德育有实效。例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读书会、运动会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

  社区服务

  党建引领下的老城区新生活

  作为宁南县宁远镇城北社区的党总支书记,李添虹每天的工作安排只能用满满当当来形容。城北社区成立于2005年,目前有2700多户8500多人,人口繁杂,再加上是老城区,管理难度实在不小。“每天都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经常忙得晕头转向,但毕竟我们做社区工作就是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必须做好这‘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李添虹说。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城北社区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关键。社区成立网格化管理站,组建了网格小组,根据辖区的特点对专职网格服务员进行分工,及时掌握网格内的各类情况,第一时间报送信息以及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最近,城北社区刚完成了一项民生工程,对社区中杂乱的电线进行了全面治理,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网格服务员的身影。为了解决“蜘蛛网”电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今年5月18日,城北社区启动了相关整治项目,电力公司快速拟定了治理计划,但在落实中却出现了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邻里矛盾。“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巷口的那户人家跟巷子里住的几户人家存在一些矛盾,但因为要输电入巷,就需要经过巷口这户人家的外墙牵一条电线进去。然而,巷口的这家人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只能去做思想工作。”李添虹说。为了顺利解决问题让工程得以继续进行,李添虹和负责这个辖区的网格服务员杨春程前前后后跑了十天,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巷口的居民终于点了头。电力公司去巷口改线的那一天,杨春程守了一整天。

  如今在城北社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办理证明等“民生类”服务事项已下放到社区网格管理站办理,基本实现了居民办事不出社区;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初步建起了方便群众办事的“15分钟服务圈”,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办实事,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城北社区是宁南社区建设特别是老城区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以“发展好新城区,改造好老城区”为目标,2012年,宁南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州的相关要求,由宁南县综治办牵头先后在城北、城南社区成立网格化管理站,要求各社区把握契机、对标要求、准确定位,充分利用好相关部门资源,完成从主抓辖区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同时,宁南各社区党支部坚持按照“党建引领、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各社区党支部充分结合社区实际,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把社区党建和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结合起来,走切合实际的社区发展路子,构筑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平台、各方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新体制。

  做强品牌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蚕桑产业是宁南县的“一张名片”,也是宁南县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宁南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产业扶贫,通过务工就业、龙头带动等方式,引导产业发展,提高扶贫实效,加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响了宁南县的特色品牌,进一步稳定脱贫成果。

  华弹镇水塘村的村民陈国云如今已经是宁南县响当当的养蚕大户,2010年,看到家乡的蚕桑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决定走上养蚕的道路。“没想到会发展得这么顺利,感谢政府一直帮助我们,一方面在政策上帮扶,一方面在技术上找专家来为我们做培训。”陈国云感慨地说。

  为激发蚕农养蚕的积极性,近年来,宁南县一直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对育苗、栽桑、养蚕、蚕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补贴政策,每年的补助金额达2000万元以上,做到发展过程中蚕农“少投入、零风险”,促进企业与蚕农“捆绑式、帮扶式”发展。同时,宁南坚定“培育一个龙头、富裕一方百姓、发展现代蚕业”的思路,走产业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完善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把生产者、管理者、服务者、经营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了科学的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同时,宁南县不断完善蚕桑生产及蚕茧收购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严密的技术服务网络,打造了一支3000多人的技术队伍持续为蚕农提供技术服务。

  2014年,陈国云扩大养蚕规模,注册了荣成种植家庭农场,改扩建了规模化、科学化的蚕房,实现了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依靠栽桑养蚕走上致富路后,陈国云不忘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致富,如今,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宁南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宁南县坚持产业兴农、效益强农,着力提升“三农”发展水平,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着力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挖掘蚕农增收潜力,探索蚕桑产业发展新思路,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继续推进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在高产高效管理、新科技新技术推广运用、集约化工厂化规范化生产等方面取得突破,切实在高产措施运用、省力化运输系统设计、病虫害信息化监测、社会化防控、企业化经营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蚕桑生产提档升级,帮助蚕农降本增效;结合文旅康养产业,主动对接丝路文化、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田园康养等元素,融入对应业态,全方位开发打造,让文旅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为蚕桑产业内涵发展探索新路径,确保全年养蚕31万张、产茧28.7万担。积极发展立体种植,大力推广桑园地、烟地套作胡豆、豌豆和反季节蔬菜,拓宽群众收入来源。同时,宁南县积极争创以川桑为主的蚕桑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让乡村实现山水相映、文旅相融。

  蚕桑产业的壮大,自然带动了当地蚕丝业的发展。宁南县用好“中国蚕桑之乡”这张名片,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优质茧丝的市场供给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宁南生丝”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致力将宁南打造成为“全国最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让宁南桑蚕丝销往全世界。

  接下来,宁南县将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宁南。(徐阳 刘炳珏 张庆春 罗程 唐艳)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