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听百年川大的文明弦歌——四川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

2021-02-08 10:26:00 来源: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听百年川大的文明弦歌

——四川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

    地处“天府之国”成都的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拥有125年悠久办学历史,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现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厚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近年来,四川大学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以及“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人心,以文化涵育思想,坚持贴近师生、注重实效,坚持广泛参与、全方位推动,师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文明修养、法治意识等不断增强,校园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文化育人成果不断涌现,文明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1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四川大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1月31日,冬日暖阳倾洒在四川大学的校园里,望江校区,明德楼外城市繁华,图书馆内书卷幽香;江安校区,明远湖上水光潋滟,418米长桥上诗句浪漫;华西校区,校门漆木雕花,老建筑古色古香……一幕一幕,或沉稳厚重,或青春盎然,共同奏响了这所百年学府的文明弦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课堂承载大力量

  走进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生课堂,30名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老师讲授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学习体会与收获。这是四川大学以“中班授课、小班讨论”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切入点,采取启发式授课、互动式研讨、多元化考核,积极探索打造一流思政课堂,发挥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一个缩影。通过探索与创新,思政课在川大学子眼中不再艰涩无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学生心中。

  在四川大学“中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育主体,双主体寓于一体,已经成为四川大学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持续打好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的鲜明特征。教师从以往的独挑大梁转变成了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授课,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让课堂教学从师生“各自为营”转变成团队合作探究,使思政课成为有吸引力、有抬头率、有参与感、有获得感的“金课”。

  近年来,四川大学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升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在充分利用校史校训、课堂、环境、活动、网络等载体,深入推进“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红动一小时”等微活动的同时,加强齐抓共管的思政工作格局建设,坚持开展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宣讲与青年学生理论骨干培养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坚持为新生讲授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一课,校长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知名院士为新生讲授学术诚信第一课,以讲好三个“第一课”为示范,让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学生心田。

  培养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传承江姐精神

  “革命事业需要坚定的信念……革命一定会成功,梦想一定会实现……”2020年11月,在江姐殉难纪念日前夕,四川大学原创舞台剧《江姐在川大》连续三天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举行公开演出。该剧以革命英烈江竹筠在四川大学求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革命经历为主线,以今天四川大学“江姐班”学生对江姐精神的追寻为辅线,着力呈现一个始终不忘初心使命、青春鲜活又刚强坚毅的江姐形象,更好地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一直坚持做好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工作,近年来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江姐等红色文化育人资源,通过打造江姐纪念馆、创作《江姐在川大》舞台剧、创作诗意话剧《待放》、建设“江姐班”荣誉班级、建设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事迹馆等,努力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推动红色资源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融合,不断加强对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

  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使命

  关键时刻顶得上

  “与病魔较量,与疫情斗争,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2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与63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河北医疗队队员一同踏上了从河北石家庄开往成都的列车,结束了支援河北抗疫的任务。

  2020年2月初以来,从武汉到黑龙江,从新疆到山东再到河北,康焰一直在奔走,一年中有超过170天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他的身影生动诠释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工作者勇敢战“疫”、甘于奉献的逆行者形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先后派出20余批次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新疆、河北、吉林等地。无论是始终拼搏在一线的康焰教授,还是互相隐瞒奔赴前线的医生夫妇白浪和徐珊玲,每一位华西医疗队队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为中国乃至全球抗疫防疫作出积极贡献。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四川大学梁宗安、康焰、宗志勇、栾荣生、魏于全5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从17年前非典隔离病房里的义无反顾,到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强烈地震中的英勇救援,再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逆行出征……面对突如其来的特殊斗争和严峻考验,一批又一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摆在第一位,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高水平大学的责任与担当。(王彦东 记者 漆世平)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