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推动形成向上向善家庭文明新风尚——广安市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3-09-06 10:25:00 来源: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为引领广大群众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在文明家庭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今年以来,四川省广安市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开展一系列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发挥“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引领作用等,动员社会各界践行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沉浸式活动 涵养家庭美德

  近日,由广安市妇联、市文明办、市税务局主办,前锋区税务局、区妇联、区文明办、区纪委监委联合承办的“育廉洁家风·建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在前锋区举行,通过参观一个廉洁基地、签订一份廉洁承诺书、分享一次家风故事、书写一幅廉洁诗词、开展一场廉洁竞赛、赠送一本廉洁书籍、寄送一封廉洁家书、共唱一首廉洁歌曲“八个一”,以沉浸式活动大力推进家庭助廉,以清廉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前锋区税务局职工与家属来到局内的“廉洁小院”,共同参观了“警钟门”“百廉墙”等廉政文化阵地,实地上了一堂廉政警示教育课;大家认真地在廉洁承诺展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作出郑重承诺;该局职工生动讲述了四川省“五好家庭”金小波家庭和广安市“最美家庭”郑芸芝家庭的感人故事,当事人也分享了家庭教育及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 

  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们表示,要以“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弘扬和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积极参与到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活动中来,以德治家、以廉养家、以情暖家,当好“廉内助”,共同守好家庭廉洁防线。

  前锋区税务局局长李泳赟表示,本次活动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作用。今后,税务干部们将继续发扬廉洁精神,爱护家庭、当好廉政“宣传员”;把好家门、当好廉政“守门员”;管好家人、当好廉政“监督员”;树好家风、当好廉政“护航员”,倡廉助廉尚廉,把家庭建设成为温馨、廉洁、幸福的“港湾”。

  今年以来,以“激扬家国情 奋斗新征程”为主题,广安市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市委“争做新时代小平家乡种树人”号召,深化“德润广安 美在家庭”家庭文化工作品牌,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儿童友好家庭”签名打卡活动、“育廉洁家风·建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悦读悦美·悦读悦享”暨“学廉铸魂·好风传家”学习交流活动等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并于5月启动了家风家教宣传月系列活动。

  接下来,广安市将持续开展家风家教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落地生根,涵养家庭美德,让家庭更加美好、城市更加文明。

  基地为依托 传承优良家风

  如何引领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进一步推动广安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利用家风家教宣传月和第二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机遇,广安市多个“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李准文化陈列馆联合邻水县妇联,组织30名家庭代表,开展“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家庭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当天,参观陈列馆,深入了解南海卫士李准保家卫国、捍卫疆土的英雄事迹和忠厚孝廉的家风故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广大监护人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共同建设平安家庭。

  岳池县朝阳街道麻柳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讲暨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依法带娃、科学带娃等相关内容,结合真实案例,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以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广安区富源小学开展“传承好家风·感恩母亲节”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回顾母爱的点点滴滴,进一步理解母亲的无私与伟大,鼓励大家大声说出对母亲的感恩之言。现场,学生们在感恩自己母亲的同时也不忘恩师,为敬爱的老师献上美丽的康乃馨。

  …………

  截至目前,广安共有广安区富源小学、前锋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华蓥市红岩小学、武胜县沿口镇嘉陵社区、岳池县朝阳街道麻柳桥社区、李准故里陈列馆6个“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下一步,广安将切实发挥好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培育一批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持续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家教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基层阵地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引领广大家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刘一胜)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