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67177
巴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夕铫:文明春风吹入“寻常百姓家”
2021-08-03 15:13:00 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文明春风吹入“寻常百姓家”

——专访四川省巴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夕铫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素有“红军之乡”之称的四川省巴中市于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后,一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努力奋斗,执著追求。如今在巴中,优美宜居的环境,热情文明的市民,秩序井然的交通……都让人感受到川陕革命老区儿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劲脉动。

  近日,记者走进巴中,专访巴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夕铫,听他讲述巴中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故事。

  记者: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治理能力、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2015年开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创建行动给巴中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

  张夕铫:巴中通过以创促建,不仅做靓了“面子”,更做实了“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个“里子”。

  从硬件上看,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四宜四有”现代化新城初步彰显。新(改、扩)建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成功创建一批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首家民办本科院校光正科技学院落户巴中;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一批公共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整治了一批背街小巷,改造了一批老旧小区,新建了一批公园、广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同时,建成投运1个机场、2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汉巴南高速铁路正加快建设,成巴高速铁路进入规划研究阶段。

  从软件上看,市民生活出行习惯持续向好,乱丢垃圾、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文明礼让、互帮互助行为显著增多。取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张名片,成功创建国家级及省级文明单位100个、文明村镇40个、文明校园33个,涌现出国家级及省级道德模范17名、中国好人17名、四川好人143名。

  记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各级各部门应时而动,需要社会各界不令而行,以城市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实践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巴中是如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浓厚氛围,常态长效地推动创建工作的?

  张夕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全市上下每个人的努力。一方面,我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排难攻坚火线”来历练、识别、检验干部,出台《巴中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激励办法(试行)》等制度,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个方面架构起科学的制度保障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参与创建工作的动力。另一方面,我市通过发放宣传倡议书、文艺表演和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文明创建知识普及宣传,让群众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创建。同时,广泛发动各级各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日”活动,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动态管理化;策划开展针对交通行为参与者等10大重点群体的“1+10+N”文明行为培训月活动,通过分区域、分行业、分层级递进式文明行为培训,确保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全覆盖,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宣传者;开设“市民文明监督热线”,建立文明监督引导员数据库,组建“文明监督引导团”,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调动群众共建共创的热情,形成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干群共建的良好局面。

  记者: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巴中是如何践行人民至上宗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

  张夕铫: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着力补齐发展短板,铸牢民生“里子”。紧紧抓住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个关键,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文化和旅游市场、市容市貌、城乡环境卫生、建筑工地、校园周边环境、“六小行业”、“飞线”、“牛皮癣”小广告“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功能,动员包保干部、志愿者、社区义工等群体,从小事入手,切实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老百姓收获更多实惠。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巴中是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群众性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

  张夕铫:我们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夯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城市环境、城市文明大提升。

  一方面,发挥新媒体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等优势,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学党史·守初心”“五老讲党史”等专栏,开播“红色档案·红星闪耀巴中”,发布相关视频和文字信息;在商业大街、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的显著位置投放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标语,在城市公共区域、农村新村聚集点打造“党史文化墙”,让“四史”教育“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同时,动员包保单位、文明单位等组织干部群众深入晏阳初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基层阵地,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明城市创建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切实营造党史学习教育和文明城市创建浓厚氛围。

  另一方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建议”活动,分级分类吸纳意见建议,切实提高创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贯穿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结合包保工作要求,动员包保单位开展“我为群众讲党史”、维权益等活动,通过清单制、责任制等精准攻坚群众痛点、民生堵点、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各级各部门围绕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等重点领域,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群众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到的实惠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走深走实。

  记者: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巴中将如何重整行装再出发,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张夕铫: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人民至上宗旨,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创新内容形式方法,切实做好文明创建工作。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我市将坚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紧扣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紧盯城市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城市功能、城市管理、交通秩序、发展环境、市民素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创建氛围、乡村品质“十大提升行动”,做到投入、创建、督导、宣传、提升“五个常态化”。同时,创新“周督查、旬督导、月调度、季考评、年考核、严奖惩”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巴中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激励办法(试行)》,把每周五下午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把工作做在平时、做在日常、做在群众身边,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春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力争到2023年实现创建预期目标。(记者 漆世平)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