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手机

沉浸式玩法激发文旅新活力

2025-10-09 09:19: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当中秋明月遇上国庆烟火,四川沉浸式文旅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成都首个公园实景沉浸式夜游“望江梦华·薛涛吟”,将望江楼公园变为故事演绎天然舞台,让观众近距离体验大唐风华;宜宾打造全国首个以喀斯特地貌为载体的演艺节目《石海长歌》,呈现地球脉动与人文史诗融合的视听体验;自贡推出“夜游釜溪”,游客与盐工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几声粗犷的船工号子直冲云霄……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四川越来越多的老景点拥抱新业态,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不仅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更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增添魅力。这些项目大受好评,再次印证了沉浸式文旅的内在价值源于一个“特”字——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立足本地文化深度挖掘。

  近年来,旅游消费趋向个性化、深度化,沉浸式文旅成为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相比传统走马观花式游览,游客如今更倾向通过观文品史深入体验文化内涵,且更注重情感体验。此外,沉浸式文旅作为连接传统文化、地方产业与现代需求的有效方式,不仅重塑旅游场景,还拓展文化传承边界,为产业链注入新活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内容创意不断进步,这种模式有望应用于更多领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发展趋势看,沉浸式文旅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吐槽某些项目细节,指责开发者急功近利,将“沉浸式”简单等同于“蹭热度”,忽略了最为关键的游客体验。这些吐槽既是警示也是提醒:沉浸式文旅的意义并非由开发者单方面定义,当项目推向市场,游客的普遍认同与情感接纳同样构成其本质。换言之,游客的真实体验感,比开发者构想中的项目呈现更能代表项目本身。

  如何提升游客体验?关键在于回归“人”的本位。优秀的沉浸式文旅项目,绝不是脱离实际、背离人性的空中楼阁,而是呈现历史厚度与生活温度,交融自然、社会与艺术之美,最终落脚于游客的可感知、可共情的体验。

  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是对四川沉浸式文旅的一次大检阅。假期之后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四川拥有的横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五大地貌单元的地理资源,数千年的巴蜀文化资源,既立足“有什么资源”,更进一步从游客“要什么体验”倒推,打造更多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新场景,形成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绘就“诗”和“远方”的四川画卷——这是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雨)

编辑:王若森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