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注

[成长时评]“15分钟共享育儿”值得推广

2021-09-10 11:03: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最近,在上海,很多孩子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双减”后的第一个周末,不上培训班的孩子们可以就近参加阅读、运动、做手工、学说上海话等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这得益于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近日联合推出的“15分钟共享育儿”项目。一批有情怀、有热情的青年家长化身“共享父母”、校外辅导员,既满足了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期盼,也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带孩子难的长期痛点。(9月9日《中国青年报》)

  “双减”之后,在经过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严控,对变相学科类培训的严厉打击之下,孩子们放学后的时间多了起来,完成作业之后何去何从,这显然是个问题。应该说,学校的课后服务填补了放学后不去培训机构的“空白”,但不难发现,这只能填补一部分,虽然剩余的时间可以由家长陪同,可有的家长工作很忙,很难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有了“15分钟共享育儿”,则不仅解决了部分家长的燃眉之急,又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提升技能、锻炼身体、增长见识的机会,还增加了和同伴交流的机会,有的孩子从中交到很好的朋友,可谓是一举多得。

  “15分钟共享育儿”不是只有15分钟时间,而是在15分钟的距离内就能享受到“共享育儿”。这种模式发挥的是一些家长志愿者的作用,让他们的“特长”能够发挥出来。由于空间的缩短,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的安全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因此,“15分钟共享育儿”项目可谓是典型的“金点子”,值得推广。

  如何让“15分钟共享育儿”做得更好?其一,需要职能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像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那样联合推出这个项目,这就让项目有了“娘家”——主管部门,也意味着有依据,可以顺利开展,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支持;其二,则需要依托社区,为这类项目提供必要的空间。开展育儿活动,需要一定的空间,需要因地制宜,需要不断挖掘,在社区的支持下,可以和别的群体共享,只要时间错开即可;其三,需要保障安全。就近原则让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但仅此还不够,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还需要提供“安全险”,切实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比如带领孩子跑步。应该说,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却有可能出现意外。如果有“安全险”,能够减少辅导者的责任。其他一些运动项目都该是如此。

  这边把孩子们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那边却没有提供更多的服务,孩子们自然无法满足。孩子们在学校的课后服务中完成了作业,回到家中,全由家长陪同,也不太现实。“15分钟共享育儿”则是有力的补充。当然,“15分钟共享育儿”需要不断提升品质,不只是孩子和家长的“生活圈”,更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圈”,让孩子多些可以玩耍的乐园,让孩子多些学习技能、提高素质的机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老师”。(王军荣)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