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注

[成长时评] 老师为初中生缝洗校服的反思

2021-11-22 10:5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宁夏固原市一名老师坐在挂满校服的阳台上缝补衣服的照片刷屏了朋友圈,家长们纷纷留言点赞:“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亲妈式关爱”。(11月20日人民网)

  这名叫李继芹的中学班主任,无疑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她不但在教育教学上兢兢业业,而且对班上学生的生活、精神状况也格外关注,所以才有了把几十名住宿学生的校服带回家清洗,发现破了的校服也主动给予缝补的温暖之举。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老师完全配得上“亲妈式关爱”这样的荣誉。

  然而,当我们在为“人家的好老师”点赞时,还应该从学生角度来反思此事,那就是,这件事暴露出很多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欠缺,也暴露出家庭、学校对孩子劳动教育的欠缺。

  毕竟,老师没有帮助学生缝洗衣服的责任和义务,李继芹老师愿意帮助学生缝洗衣服,承担了额外的工作,固然值得赞美,但是,我们却不能要求所有老师都这么做。那些没有老师主动帮助缝洗衣服的学生,他们怎么办?是不是只能穿着弄脏甚至弄破了的衣服上课、学习?是不是就不用关注个人卫生了?

  洗衣服这件事,应该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就要掌握的劳动技能,结果到了初中,还需要父母、老师代劳,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得知,这些孩子本来是准备把脏衣服带回家里,让父母帮助洗洗缝缝的,但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按时回家,所以也就放在那里一直不洗,最后被班主任带回家清洗缝补。这意味着,他们的衣服不是家长洗,就是老师洗,反正自己不会洗。

  我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初中阶段的孩子,理应得到独立自主方面的锻炼,理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前几年,媒体还报道和讨论过,不少大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把穿脏的衣服打包寄回家,让父母清洗以后再寄回来,当时引发网友广泛的质疑和批评。那么现在,这些中学生由老师或父母清洗校服,等到他们进了大学,岂不是也要把衣服寄回家让父母帮清洗了?

  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为落实劳动教育提供了明确指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近年来“拼学业”成了教育主流,中小学生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一些家长甚至把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包办了,也就有了学校卫生大扫除时孩子不动手、家长到校忙不停的现象。

  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现在以及未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不要再继续包办一切了,劳动教育也该好好补补课了。(苑广阔)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