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注

[成长时评] 预防青少年短视频沉迷需“内外兼修”

2022-08-05 14:11: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记者近日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虽然现在许多网游都纳入了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被压缩、限制,但这并没有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短视频成了很多孩子的暑期“新选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有65.6%,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虽然各大平台出台了青少年模式,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破解密码、购买账号等绕过技术监管,对孩子们来说并非难事。(8月4日《法治日报》)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网络游戏沉迷属于重点防控对象,因为网络游戏好玩有趣,对青少年具有更强的诱惑力。相对而言,短视频似乎没有如此强的吸引力,因而并未作为防控的重点对象。殊不知,短视频当中也有“另外一番天地”,各种表演秀的视频节目,让青少年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有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奖励反馈、礼品领取、签到打卡等功能设置,就像陷阱一样让青少年置于其中不能自拔。更严重的是,一些网红的一夜暴富和“来快钱”的误导,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不想学习,想当网红”成了部分孩子的梦想与追求。

  与游戏沉迷一样,刷短视频也会成瘾。不仅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社会脱节失去人际交往的能力,甚至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据科学结论,网络成瘾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或伴有多动与注意力缺陷,有的还伴有情感障碍及其他心理疾病。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各方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就现实来看,预防青少年短视频沉迷需要“内外兼修”。

  内修主要是强化孩子的教育与管理,让其能够合理控制时间,避免陷入网络沉迷。一方面要加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坚持以脚踏实地和奋斗拼搏来开创人生,而非妄图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就能成功;另一方面,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网络沉迷的危害性,引导和帮助其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把手机和网络当成利器而非“凶器”。做到这点很难,但好习惯都是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就会受益终生。

  外修则是外部力量的综合发挥。

  首先,网络平台要全面落实青少年模式等技术措施,严格履行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责任。既要认真执行好短视频平台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又要建立全网一体化的管控平台,实现防沉迷系统的整体兼容,而非在相似的平台间互转,让时间控制等措施被轻易攻克。同时,还要一步探索和强化技术防控的实用性,包括完善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身份识别技术的提升等,避免技术漏洞而让防沉迷系统的功能被轻易化解。

  其次,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管作用。对于未成年人手机的使用时间,家长要起到把关和控制作用。让孩子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手机,既能逐步让孩子养成合理控制和使用手机的习惯,又能避免过度使用而陷入沉迷。尤其是漫长的假期,家长更需要多陪伴和引导,开展更多有益的家庭活动,让孩子从网络世界走出来,才能减少对手机的使用,陷入手机依赖和网络沉迷的风险也就更低。同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自己要避免和摆脱网络成瘾,防止成为“负面榜样”。

  此外,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来督促各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网络企业、学校和家庭都真正履行好自身责任,最终织密一张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防护网。比如,针对部分平台公司未能履行把控责任,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达到惩戒、教育和警示的目的。同时还应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治理、依法治理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安全用网提供坚实保障。(唐伟)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