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注

[教育时评]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多维立体”

2022-12-07 10:5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俞国良发布了一项名叫《我国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估计与分析》的研究成果,其中指出:十年来我国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并不理想,且存在诸多风险因素。特别是互联网文化潮流的兴起可能是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12月5日中国新闻网)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健康的心理会产生不良的行为、不良的生活状态,降低生活质量。心理不健康人群过多,也会导致家庭与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未来大众的心理状态。俞国良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并不理想。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都是复杂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发力,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摇篮。青少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当中,家庭环境时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难以弥补的,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家庭要和睦相处,夫妻恩爱,一个温暖的家庭才有灿烂的童年。家庭暴力、对孩子的溺爱等,都是造成孩子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改善孩子心理的一大法宝,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尊重中教育孩子,用行动来感化孩子;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心理异常,就要及时干预、疏导,用父爱和母爱点亮孩子的心灯。

  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认真贯彻执行各省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学习心理压力,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增加睡眠时间,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学校在进行鼓励教育的同时,还要适时进行耐挫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力,提高不良心理的抵制力;学校还要设置心理健康室,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行干预与疏导,与学生进行谈话,帮助解除心理纠结等;适时组织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活跃身心。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起“课堂—活动—疏导”的多方位体系。

  社会要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是相当大的,各网络平台要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对青少年的上网活动要严格加以限制,对青少年开放的内容要符合他们健康成长的需求,对青少年限制性开放网络游戏,增设心理互动内容,促进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发展;社区要尽量为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条件,让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阳光的心理;宣传出版部门、少先队、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团体,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出版心理疏导的绘本图书,开展基层宣讲教育,组织开展心理疏导游戏活动等。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综合实施,开展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多维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青少年的心底一定会充满阳光。(陈铁)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