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婚丧陋习得到遏制”让人欣喜

2020-12-02 17:2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12月2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治理农村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一些农村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最明显的就是村民红白喜事的操办支出费用大幅度降低,很多地方都降低到1/5或者1/6的水平,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塑造了文明乡风。(12月2日中新网)

  农村婚丧陋习得到有效遏制,让人欣喜。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进步,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勤俭节约的好乡风、好家风、好婚俗不能丢,同时,也要防止因婚致贫、因婚返贫。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婚丧陋习颇为盛行,在婚丧上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在人情送礼上互相攀比、慷慨解囊,在彩礼问题上重利轻义、索取无度……这些不良风气,成为农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所以有“一丧三年紧,一婚穷十年”等心酸说法。对于这种婚丧陋习,人人都很厌恶,但人人却难以改变,不愿、不能从自身来改变,形成了一个经年累月都牢不可破的怪圈。

  说实话,要依靠每个个体,来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婚丧陋习,犹如像将一颗石子投入大海,根本激不起多大浪花。毕竟,婚丧陋习是强大的,强大到无数人都避免不了被它所裹挟;“面子要紧”的面子观也是强大的,“面子”不仅在人际关系中被广泛使用,且具有非常重要的评价意义,人们纷纷追求“有面子”,最害怕“丢面子”。何况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尽管人人反对甚至痛恨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却基本只能“随大流”。

  让人欣慰的是,针对婚嫁成本成为群众不堪重负的“面子工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农村村委会,纷纷开展破除婚丧陋习的浩大行动。比如,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此后,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相继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反对利用婚姻敛财,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有了顶层制度的统筹部署,全国从上至上都形成专项治理婚丧陋习的浓厚氛围,各地出台了婚丧陋习的约束性措施,以及弘扬婚丧新风的激励性措施;同时,充分运用传统的、现代的宣传阵地,开展多渠道、高频次宣传,号召人们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风气,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还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喜事标准,让治理有章可循,且体现大多数老百姓的意愿。

  一面除陋习,一面倡新风,如今,终于有了婚丧陋习得到有效遏制的好结果,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当然,这只是成效初显,治理农村婚丧陋习还任重道远,需要更持久的行动,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恒心,也需要每个老百姓的长期配合。(何勇海)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