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遏制“问题童书”需要多管齐下

2020-12-17 11:0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随着国内儿童阅读需求上升,少儿阅读市场逐渐扩大。然而,部分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童书流入市场,容易对少年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引起了家长们和社会舆论的关注。如某少儿图书里,两个孩子竟然在轻松地讨论自杀方式。记者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的“问题童书”检察公益诉讼听证会上获悉,目前检方已经根据相关法规对“问题童书”一案予以立案审查。(12月16日《广州日报》)

  地方检察院对“问题童书”予以立案审查,准备提起公益诉讼,无疑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再有出版社、经销商出版和售卖“问题童书”,面临的可能就不仅仅只是家长的质疑、媒体的声讨了,还有法律的问责和处罚。这当然是值得期待的,因为仅仅只有质疑和声讨,并不能完全避免出版方和书商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下明知故犯。

  要想遏制“问题童书”,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参与,既需要从源头来避免“问题图书”的出现,同时又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对市场上已经在售卖的“问题图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学校、父母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具备辨识“问题童书”的能力,然后主动远离“问题童书”,多读合格的、高质量的童书作品。

  对于“问题童书”的写作者、编写者、出版者来说,他们并非不知道这样的书就是给未成年人看的,为什么作品里还会出现血腥暴力、三观不正、暧昧色情等“少儿不宜”的内容?就是因为这样的内容对孩子更有吸引力,更有可能让图书成为畅销书,所以,导致一些著名的童书作家也无法免俗。我们希望作者、编者、出版者能够多些社会责任感,多些对孩子们的爱护之心,从源头避免“问题童书”出现。

  对于市场上的存量“问题童书”,则需要市场监管、文化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在科学辨识、精准识别的基础之上,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市场中把每一本“问题图书”都揪出来,压缩它们存在的空间,不给它们进入少年儿童阅读视线的机会。鉴于政府职能部门执法力量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不妨畅通举报和投诉渠道,依靠广大家长乃至孩子们来发现“问题童书”的线索,然后由执法部门介入调查和查处。

  未成年人缺乏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更多的时候会评感官来选择事物,反映在阅读上,就是“问题童书”可能更受孩子们欢迎。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学校的阅读课、家长的亲子阅读等,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既帮助他们遴选合格的童书作品,同时,也教授他们如何自己辨别“问题童书”,主动远离“问题童书”。

  可以说,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有望真正遏制“问题童书”,还童书市场以海晏河清。(苑广阔)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