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以志愿服务关爱老人需要深度探索

2021-01-07 11:0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美得很!”前阵子,陕西西安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的父老乡亲聚在村头,叫好声此起彼伏。这是西安市委文明办2020年初联合民政、财政部门共同启动的“暖阳在XIAN”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通过各种活动和服务,让空巢老人居家不孤单、健康有人管、生活有保障。(1月6日《人民日报》)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亿多,其中,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占比过半,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还将越来越明显。爱老、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老人的健康与生活状况,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职责,更需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近年来,各地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层出不穷,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实践证明,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以看得见的实际行动为老年群体送去温暖,既可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又能树立文明新风、传递社会正能量,使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更丰富。故而,弘扬志愿精神,服务老年群体,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只不过,在组织、引导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还应该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或模式,以达到常态化目标为根本。

  笔者认为,志愿服务关爱老年群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方面,需进一步发挥老龄协会的作用。以老龄协会为载体,组织成立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团队,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最大好处就是可持续。以西安为例,由相关单位组织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余热,为年纪更大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就是一种“银发”助“白发”的创新模式。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年龄差距不大,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彼此乐在其中,使服务效果大大提升。

  对此,各地也应探索,如何更加丰富老龄协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不仅要把能够腾出闲暇时间、有文化特长和奉献精神的青壮年志愿者凝聚起来,更要鼓励年龄偏长但还有劳动能力的老年志愿团体参与服务。大家共同参与,都为敬老、爱老献一份绵薄之力,真正让老年人过得健康、过得幸福。

  另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也要用好、用活网络平台,把线上活动发展起来。比如,有地方通过“互联网+”模式建立的“虚拟养老院”,可24小时在线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必要的关心和帮助,群众评价极高。生活中,一些高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在突发疾病时,因无人照管而延误病情,最终导致发生意外,确实值得警惕。那么,有了“虚拟养老院”的存在,则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当老人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状况时,只要通过网络留言或拨打热线电话,就能第一时间寻求帮助,老人的生命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

  同时,要让尊老、爱老成为社会风尚,除了发挥志愿服务团体的核心作用外,邻里互助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力量。很多老人行动不便,加上缺少亲情陪伴,渴望得到关心,这时候,邻里帮衬照顾老人,是最方便也最及时有效的。因此,各级职能部门应把关心老人列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引导、精神培育、故事宣讲等启发手段,不断营造睦邻友好、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的文明、和谐氛围,激励广大群众弘扬传统美德、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敬老爱老,为身边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王坤)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