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读懂“清明祭”的三重含义

2021-03-30 11:0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又到一年清明时,祭祀、烧纸、除草,甚至是网上祭祀等各种清明祭奠活动,传递着传统习俗的温度,也刻上了时代发展的印记。无论哪种表达方式,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为了架起通往天堂的桥梁,送去对先祖先烈的敬仰、哀思与祝福。

  读懂对文化的敬仰之心。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浪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多少国度、民族从中演绎璀璨消亡,然而中华文明却“根系”坚强,血脉相传五千多年。核心还在于中华文化永远流淌在华夏民族的血液中,华夏子孙也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这是中华民族最强生命力之所在。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虽然华夏子孙遍布世界各地,但清明时节这份祭奠的希冀和行动,却是异地同时的共同自发行为。清明时节的这份祭奠,深深埋藏在大家心里的恰恰就是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与铭记,对华夏文明永续发展的祝福与期待。

  读懂对先烈的感恩之情。街头熙熙攘攘,路上车水马龙,眼中高楼林立,周围欢声笑语……在这个并不太平的“地球村”,大家想必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自己生活在这个国度真的幸运。笔者常常跟自己的孩子讲,“你现在享受的每一分舒坦的背后,都是他人的艰辛付出,小到一衣一食,大到生活的城市和国家。”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这种幸福体味的前面是无数先烈的牺牲与奉献。当我们在烈士碑前默哀三分钟时,或许很多人会想到这每一棵树木,都沾满了烈士们的鲜血;每一方土地,都埋葬了烈士们的骸骨。敬仰先烈、告慰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沿着他们给我们开凿出的光明道路,继续奋发前行,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就是要胸怀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读懂对孝道的坚守之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扫墓祭祖,就是对逝去先辈们的哺育之艰辛、付出之无私、担当之果敢的感恩。为人父母者都很清楚,养育一个孩子虽然快乐,但其中的不易也刻骨铭心。数典不可忘祖,饮水理当思源。这份感恩终究还是要化为一个“孝”字,才更有真切感、虔诚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坚守孝道,更应抓住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去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哪怕只是回家拉拉家常、经常打打电话,都是一种行孝的责任和义务。生命总是短暂,一不留神就会发觉自己忘了“本”。清明时节,也是行孝时,时刻提醒自己把孝记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中。

  清明时分,万物生长。祭扫路上,我们当读懂传承文化、感恩先烈、坚守孝道这三重含义,用虔诚告慰先灵,以责任砥砺前行,赋予这一节日以更有意义的内涵,积聚力量共筑美好家园,创造更辉煌的明天。(陈孝斌)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