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让更多农家子弟成为“珍贵的普通人”

2021-05-07 11:0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广州市有一所公益机构,给15岁到18岁的农民或农民工子女提供非学历、全日制职业教育,在这个公益项目中,被现实“毒打”的打工少年、曾经校园里的“问题学生”回到课堂,拿起课本重读语数外,同时学设计、编程等实践技能,努力成为“珍贵的普通人”。(5月6日澎湃新闻)

  公益作为一种“柔软的力量”,有助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提到教育公益,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那些品学兼优却因家境困难难以继续完成学业的孩子,对这类孩子,不少人也愿意提供经济资助与帮扶。然而,面对一些学习成绩欠佳、看上去也不够听话懂事的孩子,部分人就会失去参与教育公益的热情和动力。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农家子弟过早地辍学,成为打工少年。学业成绩不够优秀的他们,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失败者与无能者。部分15岁到18岁的农家子弟,既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也没有正式踏入职场,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边缘群体。而上述公益项目发现和捕捉到这些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用职业教育来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灯,显然值得点赞。

  社会化不够充分的辍学打工少年,走出校园之后才发现,现实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不论是送快递,还是进厂打工,抑或跟着父母干装修、建筑等活路,既没有学历、知识等文化资本,也缺乏一技之长,通过社会历练,昔日的“问题学生”对生活不易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体悟。学校回不去,进入职场又没有完全准备好,被现实“毒打”的打工少年应该何去何从?

  每一张脸,都不一样。在单一化、片面化、绝对化“一刀切”的评价指挥棒下,所谓的“问题学生”和打工少年并非无可救药;通过公益机构多元化、个性化的非学历、全日制的职业教育,通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更多农家子弟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找到了成长成才的渠道,无疑是一条可贵可行的路径。

  成为“珍贵的普通人”,并不是说让这些农家子弟将来多么体面风光,也不意味着他们将来要功成名就,而是希望通过职业教育,不仅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也丰盈他们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懂得热爱普通岗位和珍惜平凡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作为一盏希望之灯,应该给予边缘群体以光亮和温暖。在一个个体力量不断被发现、逐渐被认同的时代里,农家子弟的继续教育问题,不能成为被忽略和漠视的空白地带。普通教育也好,职业教育也罢,原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同样可以“人生出彩”。

  更进一步说,任何公共问题的解决,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都各有千秋,都应发挥作用。“珍贵的普通人”项目通过公益机构的积极作为,为农家子弟打开另一扇窗户,显然值得复制。(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