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让理想成为“生命的追光”

2021-07-07 10:53: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纪录电影《大学》在部分城市点映。影片意在通过清华个例窥探大学精神一隅,阐释大学精神对于个体的影响。小时候,大家似乎都有远大理想;跨进大学,个个都是热血少年。踏入社会,理想却似乎成了羞于被谈及的话题,仿佛距离现实生活遥不可及。导演王静说,这部电影与当下年轻人最大的共鸣,也许是回到做梦光荣的大学时光,在走出影院后,我们又敢大声地谈论理想。(7月6日《中国青年报》)

  人活着,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拥有理想,就像夜空有了星星,夜行者不会摸黑瞎撞;就像航海有了灯塔,船只在航道里安全行驶,不会迷失方向;就像庄稼承接了阳光雨露,在广阔天地“叭叭”拔节生长……

  大学堪称人生最为美妙的时光。葱茏时光,莘莘学子关于青春、生命、独立的意识开始觉醒,意气风发,热血澎湃,“豪情与孤鹜齐飞,壮志共长天一色”,可中流击水,能浪遏飞舟。在大学校园里,理想水草丰茂,璀璨耀眼。许多人在走上社会,尤其是被世俗生活逐渐磨去才华个性的棱角之后,都会特别怀念校园时光,或许就是在怀念心无挂碍的单纯,更是在怀念理想像火花迸射的激情岁月与追梦年华。

  有些遗憾的是,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不少人都可能放弃理想,沦为生活的奴隶。理想光芒之所以日益黯淡,是因为理想的丰满被现实的骨感硌痛。在高等学府的教室、实验室以及文体活动场所,同学们目标方向一致,都在追求知识、学问以及修身养性,同学之间完全不存在任何利益纠葛;而且,抛弃家庭条件背景,大家地位平等,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成为“社会人”、进入职业领域以后,大家就要面临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得失的纠缠,油腻的生活往往会淹没单纯的理想。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对高房价的挤压、求职的艰辛、生活的挫折等窘境,理想的火花渐至熄灭。人的惰性也是无处不在,特别是在不如人意的生存环境下,我们很容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部分怀抱理想的年轻人,因为随波逐流而慢慢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理想。

  人一旦失去理想,就必然丧失追求与奋进的激情与动力,结果只能是甘于平庸,碌碌无为。此时,诸如“平淡是真”“随遇而安”这些模棱两可的词汇,极有可能成为轻易放弃理想的堂皇借口。

  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是“混迹江湖”多年已经不再年轻的人,都不应轻率地抛弃理想。

  重拾理想可以从多方努力。首先,借助媒介砥砺初心。比如,定期与同学聚会,尽情回味“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青春华章,让激情燃烧的状态回归;比如,去电影院看《大学》这样的励志影片,“如果你觉得生活艰难,那就让曾经那个读大学的你来鼓励此刻的你。”就算没有上过大学,也同样能够得到意志的激励与情感的升华。其次,交友择善而从。就像微信朋友圈,对于与自己观点情感迥异者,我们可以疏远、屏蔽直至删除,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使用上述手法,与真诚、高尚与阳光的人交朋友,以达到“近朱者赤”的效果。再次,见贤思齐。遇见那些始终葆有进取的激情、理想恒定闪光的贤士达人,我们应当感恩并以之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最后,让理想在奋斗中放射光芒。假如你当初的理想与现在的职业或事业关联密切,这是人生的大幸,自当珍惜,继续锐意前行;假如你的理想与现在的职业毫无关系,那么更不要放弃理想。

  笔者文友圈中有几位农民工朋友,他们坚持文学理想,挤时间看书写作,让平凡的日子绽放灿烂的光彩。坚守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就会给庸常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与抚慰。(涂启智)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