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宪法宣传需要“深耕细作”

2021-12-01 10:5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11月29日,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报告会”暨2021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今年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将采用“主场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日”方式进行,此外,各地各部门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11月30日《光明日报》)

  宪法是立国之根本,是强国之利器。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各地要高位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更要积极行动,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找准平台、选好载体,通过开展系列富有鲜明特色,群众参与度广、认可度高的法治文化活动,把宪法宣传教育作为常态化重点工作,牢牢地抓在手上,稳稳地扛在肩上。

  尚不排除一些地方对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导致对干部学习抓得紧,对群众学习放得松,或者只在特定时间重视到位,平常教育却是不冷不热。如此紧一阵松一阵、学一阵歇一阵,不可能收到好效果。需知,通过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精神,旨在促进人们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为此,对宪法的宣传教育是大势所趋,是当务之急,要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紧迫感,绝不能表现得时紧时松、上热下冷。这就要求,干部不仅要率先做榜样,把宪法知识学习好,把宪法精神理解透,还有责任和义务向群众宣传到位、讲析到位,把群众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总体来看,宪法宣传教育具有严肃性和普遍性特点。一方面,引导人们知法、守法、护法,是一项必须按质按量完成的政治任务,要始终保持严肃性和严谨性。在此基础上,宣传教育过程打不得半点折扣,做不得半点虚功,尤其应杜绝“雷声大,雨点小”,只讲形式不讲效果,只重安排不重落实,开头有劲后续乏力等现象。另一方面,宪法宣传又并非仅仅针对关键少数或者特定群体,而是一场人人参与的全民活动。特别是面向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一定要往深里走,往实里去,打破“最后一公里”,保证全面覆盖到位,一个也不落下。即便是学习条件明显有困难的群众,也要想办法、添举措,把宪法知识宣讲到位。

  从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看,那些发传单、拉标语、制展板、印书籍,或者办讲座、开会议的传统模式,并不能较好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为此,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用群众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把宪法知识普及开来。比如,可以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合进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通过设计制作图展、动漫、音视频、专题片等多样化线上传播方式,让群众随时能学、随处可学。不仅如此,还可以乡村坝坝会、板凳会、面对面宣讲等形式,同步举办宪法领学、有奖竞答、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把人民群众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激发出来,效果自然会更好。

  宪法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要注重深耕细作,千万不可大而化之。各地要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通过活动拓展、深入宣讲,让宪法知识进入千家万户,让人们的法治意识更加牢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进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法、人人守法的浓厚法治文化氛围。(王坤)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