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文艺工作者必须“德艺双修”

2021-12-23 11:0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12月18日,2021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胡和平指出,2021年是艺术创作出彩、出新、出亮点的一年。做好2022年艺术创作工作,要不负时代,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时代。要不负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要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把生活作为文艺创作的源泉。要提升艺术表现力,练就过硬基本功。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创造能力。(12月20日《中国文化报》)

  文艺工作者必须做好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因此,文艺工作者需有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秉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根本立场。到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的源头活水,到基层的广袤大地展开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服务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常态。从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到四川大凉山,从雄安新区建设现场到湖北郧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群众广泛开展慰问演出、文艺支教、辅导培训、展览展示、“结对子、种文化”等志愿服务,由此创作出许多优秀、鲜活的文艺作品。

  不仅如此,文艺工作者还需对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日常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并结合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譬如《山海情》《大江大河》《我和我的祖国》等,无一不是人民喜闻乐见又贴合时代潮流的优秀作品。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文艺工作者要做好为人民服务,必须德艺双修。若想德艺双修,必须常怀敬畏之心。何为敬畏?敬畏是尊重,是守住底线,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谨慎。文艺工作者肩负“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重任,担当“塑人塑魂”的职责,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行稳致远。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获得众多重量级奖项、荣誉,但她始终对本职工作心怀敬畏之心,乐于跑龙套,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爱惜自己的羽毛,从不把自己看成大明星,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老一辈艺术家们深知,所有喜爱,所有荣誉,皆由职业“光环”给予,敬畏已成为他们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

  “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可以说,这一忠告振聋发聩。如果文艺工作者缺乏是非之心,将低俗当通俗,把搞怪当创新,妥协于金钱,当市场的“奴隶”,必将被清理出文艺队伍。须知,文艺能给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艺术品德应该要引领社会风气,弘扬正能量。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明辨是非,对公众起到表率作用。

  “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文艺工作者应于喧嚣扰攘中保持静心,对文艺工作坚持本心,令作品无愧良心,方能“在德艺双馨中追求人生价值”。(周莹)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