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食物银行”变萧条,公益别走偏

2022-01-21 11:18: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日前,吃早餐的市民陆续走进兰州肯德基雁南餐厅,尽管店内举目可见“珍惜粮食,合理领取”“物尽其用,反对浪费”等抢眼的标识,但是“食物银行余量食物领取柜”里却是空空荡荡。一位常来就餐的市民表示,除了开业时的一番热闹景象,“食物银行”启用后即显“萧条”。(1月20日《工人日报》)

  把未售完的食品放在冰箱里,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让余量食品发挥“余热”,避免被丢弃到垃圾桶的命运,从而减少食物浪费现象,“食物银行”这个设想很美好,将商家剩余食物和底层市民温饱问题挂钩,给出了完美解决方案,一经推出即获得大众的推崇。但是,兰州“食物银行”陷入开业热闹、随后“萧条”的尴尬,表明“食物银行”并非完美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食物银行”出问题并非孤例,近年来,很多地方都推出了“食物银行”,有企业经营的,也有社区举办的,模式都类似,问题也差不多:有的遭遇市民哄抢,食物未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里;有的“食物银行”管理疏忽,出现食物变质情况;还有“食物银行”混入了过期食品、问题食品;有的“食物银行”变了味,沦为企业营销窗口。可见,“食物银行”要完善经营模式,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公益不走偏。

  “食物银行”如果想长期维系下去,首先就要解决食物来源,比如商家未售完的食物,社会人士捐赠的食物等。然而,这些来源都不稳定,商家经营均有计划安排,时常按照市场情况做调整,不可能每天都有剩余食物,社会人士的捐赠也不固定,导致缺乏充足的食物供应。因此,可引导更多餐饮企业和生鲜食品企业参与,在市场上低成本收购滞销农产品、临期食品等,统一捐赠、分配给各地“食物银行”。

  其次,要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食物来源、质量进行严格审查,逐一登记备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源头追溯工作,防范过期食品、问题食品混进来。食品安全非小事,关系到市民生命健康,“食物银行”虽然是免费供应,但也必须把牢关口,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不能有丝毫放松。

  再次,要对“食物银行”进行定性,明确其公益属性,无论是由企业还是社区经营,都只接受无偿捐赠食物,不能异化成商业经营,也不能夹带私货,变成商家的宣传渠道。因此,对于目前各地开设的“食物银行”,可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按照公益标准,对不合规的“食物银行”,要求其限期整改。(江德斌)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