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警惕“无梗不欢”背后的文化盲从

2022-05-20 11:2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从大学生做核酸、“潘周聃式”亮绿码,到“潘周聃式”吃辣条、“潘周聃式”喂猫粮,一切皆可扭头的东西都被配上“有请潘周聃”的BGM,甚至歪头的剪刀、饮料都被纳入其中,网上还涌现出“潘周聃各地分聃”,有网友调侃“万物皆可潘周聃”。一个起身动作为何成为“热梗”,是无聊还是新潮?(5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潘周聃是江苏卫视两年前的《最强大脑第七季》中的一名选手。在节目中,当主持人说完“我们有请潘周聃”后,只见在选手席的潘周聃面无表情地扭头、侧肩、斜身站立起来,在一众注目中大步流星地走向舞台。这套流畅的出场动作,因其酷炫狂拽的态度,加之“学霸”身份的光环,而引起网友们的注意,并迅速引起模仿热潮。没想到时隔两年,《最强大脑第七季》中的这个片段意外在网上走红。

  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谁会猛不丁“火”起来,估计自己也难以预料。就像潘周聃,就因为自己在《最强大脑第七季》中的“惊鸿一瞥”,突然成为“新一代表情包”的符号,自己也陡然之间成为“新晋网红”。在年轻一代时刻都在创造新的表达方式、情感宣泄技巧的现实下,潘周聃的走红,从逻辑分析上并不令人意外。

  这是一个“无梗不欢”的时代!“梗”作为一种新型的表意方式,已经与网络空间的许多文化景观连为一体。歪头、扭脖、斜肩、侧身……许多人在无数场景模仿着潘周聃在《最强大脑》中“酷炫狂拽”的出场方式,“万物皆可潘周聃”也给“无梗不欢”再加了一把柴火。

  娱乐精神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然而,将娱乐精神推至文化的所有领域,无形中就是一种过度行为。互联网上,那些眼花缭乱的“梗”不断向人们袭来,“梗文化”成为年轻圈层的个性化表达,也成为很多青年产生身份确认、集体认同的介质,在为青年一代的创新能力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审视“无梗不欢”背后的文化泛娱乐化,以及文化盲从现象。

  一篇文章分析到“万物皆可潘周聃”说:“纵使潘周聃在与网友互动中展现出了丰富学识与儒雅风度,但最出圈的依然是那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而非‘狂拽学霸’的诗词雅句。因此,公众的娱乐取向远高于知识取向,模仿行为谈不上什么学霸崇拜、尊重人才,更像是一场情绪接力与网络狂欢……”

  无论是之前的“蓝瘦香菇”,还是“乌蝇哥式嚣张”与“考试周破防”,以及目前的“万物皆可潘周聃”……这一个个“梗”都充满了“魔性”“搞笑”,虽然人们在看了之后可能会捧腹大笑,具有排解压力的作用,但跟风者往往会在“廉价的狂欢”中获取不了太多有价值的信息,更谈不上得到多少文化养分的滋补。

  “玩梗”视频的大量出现,看似是青年们对社会人物或事件的及时反应,但因为大多过于浅薄、肤浅,其实已经成为互联网语境下意见表达匮乏的隐喻。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如果“梗文化”难以体现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那么,浸润其间的人们长此以往会丧失自己的价值判断,在一拨拨的盲从效仿中更会导致思维钝化、思想表达层面的偏离与失范。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可否认,有些“梗”确实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作用,为社会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但比例远远不够。对于“无梗不欢”的现象,笔者希望年青一代能在“梗”出不穷的当下,保持一定的理性,保持相应的定力,既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时代,也要在文化传承、语言表达方面恪守庄重的思维,不能让随便一个“梗”就牵着鼻子走!(樊树林)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