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在花好月圆中擦亮中秋文化记忆

2022-09-09 11:20: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节在赓续递进中已经到了秋天的中间,传统佳节中秋如约而至。

  在天悬银盘、月洒清辉之际,团圆与乡愁总会在华夏儿女的心头如笛音般澄澈悠远,天涯共此时,那如影随形的精神记忆、文化乐章,也会浮现在炎黄子孙的脑海与眼底。最美明月在中秋,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中,始终高悬着着一轮亘古不变的圆月,穿越千百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经过千淘万漉的洗礼与积淀,已经转化为鲜明夺目的文化标识、精神象征,影响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朴素道德认知,激励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秋是思接千载的心灵约定,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亲情人伦的重视以及对乡梓故园的守望。从《诗经·月出》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之始,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举杯邀明月、望月抒情怀,这些诗词歌赋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乡愁团圆上。无论是“寻常一样窗前月,人只看中秋”也好,还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罢,毫无疑问,这就是家国之思的绵延不绝,这就是美好清丽的乡愁表达。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地散发的这段时间,恰逢中秋佳节,不少城市诚恳地向游子们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游子们虽然不能踏上归程,但父母的白发和叮咛还在,那“花好月圆”的期待仍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游子们牺牲中秋和家人的团聚,自然是对五千里山河无恙的祈愿。

  在历史的长河里,国人以中秋之月来表达对宇宙时空的思考,在领悟感悟家国情怀的万千气象中,逐渐形成并丰富了中秋佳节的文化内涵,擦亮了精神符号。在优秀传统文化越发受到重视和推崇的当下,我们必须守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传统中秋节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理应在当下的时代“开枝散叶”“亭亭如盖”,这不仅是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溯源,更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共同奔赴一个跨越千古的约定!从北京市属公园、国家植物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传统中秋、科普中秋、创意中秋三大部分35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到以“月到中秋分外明,邀您共赏扬州月”为主题的中秋节非遗体验、民俗文化节在扬州亮相,再到各地吟诵唐诗宋词、动手自制月饼、聆听弦乐佳音等展演与活动的开展……应该看到,这些年,我们已经赋予中秋文化更加丰富的意义、更加灵动的意象,影响着更多国人的审美,让中秋的文化价值在时代的洪流中激荡起片片浪花,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

  “一轮中秋月,悠悠千古情。”风清月朗、春华秋实,让我们在一轮中秋圆月中温润我们的精神标识,擦亮我们的文化记忆,让中秋的文化精神丰沛每一个人的人生岁月!(吴鸣)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