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老地名“重启”,厚植城市文化底蕴

2022-10-21 10:4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南京的麒麟门、沧波门,苏州的久泳乡,镇江的铁瓮城……今年,人们频频听到老地名“重启”的消息。记者获悉,民政部近日确定70个县(市、区)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南京市江宁区、常州溧阳市、苏州市吴中区和淮安市淮安区入选。随之而来的,将是“乡愁”有所寄托、城市“软更新”持续提升。(10月20日《新华日报》)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很多城市历经风雨沧桑,有着多次摧毁、重建的过程,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一个老地名都是城市文化与历史的印记,记录着城市的变迁轨迹,且与周边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存在着强烈的情感纽带。老地名成为市民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异乡游子念念在兹的“乡愁”,承载着与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怀。

  形成一个老地名需要数百年,而“抹掉”一个老地名非常容易,往往只需要短短几年功夫。前些年,很多城市一味求新求洋,在打造现代化都市的过程中,往往将老地名抛弃掉,热衷启用各种新奇地名,导致各地城市充斥着“洋地名”,滥用单调的数字符号、企业冠名、品牌名称等作地名,使得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传承遭到断裂,脉络模糊不清。

  老地名的大量消失,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令市民的记忆被摧毁,也使得城市失去个性化,没有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沉淀。须知,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老地名是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彰显城市个性,保护老地名是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推动城市“软更新”的重要抓手,也是凝聚市民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纽带。

  国务院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要求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市更新行动。可见,保护老地名已成为新的共识,各地城市在更新改造时,不能再割裂历史文化传承脉络,应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妥善保护好老地名,留住市民的记忆。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随着各地对老地名重视程度的提升,部分有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的老地名正在陆续“回归”,接续上了城市的传承脉络,让市民的记忆与情怀得以圆满。各地可以建立老地名保护名录,对于价值较高的老地名,禁止随意废弃、更改,那些不合理的改名行为,应及时纠正。

  保护老地名,意在传承和保护历史信息。但是,城市在不断更新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新地名,失去一些老地名。对于一些已经消失的,但又缺乏重启价值的老地名,则可以通过影像、文稿、数字地名等方式保留下来,作为后人了解城市记忆的窗口。(江德斌)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