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有些善行义举不妨适当兼顾市场规律

2022-10-28 11:01: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在浙江丽水一家理发店里,上演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据了解,这家理发店为民工兄弟和环卫工人免费理发近三个月,一开始来的人很多,但没过多久,人却越来越少,事后老板廖雄才得知是因为免费理发让民工兄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主动要求收费,老板只好“涨价”到10元,廖雄说,现在理发店的人比之前还多,也希望这件好事自己能够一直做下去。(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

  假如仅从个案来看,此事亦有诸多感人之处。免费理发是一种善,较高档理发店免费为农民工理发,更显难能可贵。当发现多次免费反倒难以为继时,就通过象征性收费来消除尴尬,则是顾及对方心理感受的善中之善。行善不求感恩,希望化善事于无形,获得帮助的人则没有心理负累,感觉很自然,这样的善行义举,或许更值得称道。

  跳出个案看现象,这事触及到善行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难免有人认为,行善不讲利益,不求回报,是无私地付出,但市场讲究赚钱,遵循“服务越好收费越高”、“销量越大价格越实惠”等市场规律,甚至时时都得考虑是否划算以及回报率有多高等问题,善行和市场,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免费理发变被迫“涨价”颠覆了这种观点,说明两者兼顾并非不可能。

  有时候,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来行善,不仅不会影响行善的效果,反而利于消除尴尬、增进互信。比如,将生活必需品用超低价格卖给弱势者,或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弱势者的产品与服务等,都比直接“施舍”更容易被人接受。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善行义举,比如“全城吃面”“全城买瓜”“网上购买滞销农产品”等,均遵循了一定的市场规律,但又并非完全按照市场套路行事,且行善与市场的确做到了相互促进。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招聘困难家庭职工等,则是行善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紧密结合的例证。

  从这类事件当中悟出的道理,可以在更广范围得到运用。近年来,大病网络众筹屡遭诟病,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行善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比如要么认为做善事就应该无私奉献,收取一分一厘的运作费都觉得不妥,要么因过度商业化、市场化,导致整个行善过程充满浓厚的商业味道。这两种极端表现,都不利于大病网络众筹的发展与成熟。

  免费理发给人带来心理压力,低廉的收费反而让善行义举持续下去,这是一种值得思考的现象。说明处理善行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好分寸,但其本质是,既要顾及对方的心理感受,更要保持善行不变味。如此才能摆正行善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合理和适度利用市场,健康稳妥地发展。(罗志华)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