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非遗技艺找准新市场才有新天地

2022-11-03 10:2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架伞、自动伞、折叠伞等各式各样的雨伞层出不穷,手工油纸伞日渐式微。作为广西贵港市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的第16代传承人,80后匠人韦军民为了传承与发扬这项非遗技艺,致力于将油纸伞制作产业化、规模化,又借助定制化,让古老的油纸伞实现了跨界“破圈”。(11月2日《桂林晚报》)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包括明确认定非遗项目,遴选非遗项目传承人,然后给予从资金到资源的扶持等等,一大批非遗项目又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一项非遗项目要想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获得发展,既需要外部的“输血式”扶持,更离不开自我“造血式”发展。

  换言之,任何非遗项目,只有主动融入市场经济,适应商品社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上述新闻中的壮族油纸伞,就是如此。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它显然已经无法和钢架伞、自动伞、折叠伞等各种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现代化产品相比,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它就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市场空间。

  作为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的第16代传承人,80后匠人韦军民,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把非遗项目的油纸伞带回人民生活中那一刻开始,走的就是市场化的道路。既然油纸伞在遮风挡雨方面,已经完全无法和其他伞类产品相比,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为它找到新的市场生存空间。于是,韦军民看准了近年来“国风”“汉服风”盛行的特点,把传统的诗词、彩绘、泼墨山水等,主动融入自己的油纸伞产品,为喜欢“国风”和汉服的人私人定制各种油纸伞产品,定制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上万元不等。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17年,国际知名品牌GUCCI欲在中国订购数百把油纸伞,最终选用了韦军民的产品,并用于当年的米兰时装周T台秀,壮族油纸伞也由小山村走向了国际大舞台。可以说,正是得益于非遗项目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技艺、传统文化,才征服了现代人苛刻的审美目光,同时也为自己在市场经济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除了为个人、企业和品牌进行“私人定制”高端产品,一些低端、大众化的产品,也同样有用武之地。比如现在很多人外出休闲、度假、旅游,都喜欢拍照发朋友圈,那么,如果能够撑上一把别具一格的非遗油纸伞作为拍照的道具,自然可以给自己的照片增色不少。消费者这样的愿望,对于油纸伞的制作和传承人,就是一种市场契机。

  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人,不管是一些文化表演性质的,还是一些传统技艺性质的非遗项目,一方面要在坚守传统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让非遗项目符合现代人审美,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为它们积极开拓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在市场中求发展。唯有如此,非遗项目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才能被更好地传承下去。(苑广阔)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