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更多“指引”

2022-12-06 11:01: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发布,全流程梳理了养老志愿团队组建、岗位设置、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志愿服务开展、记录、服务评价、服务保障和激励等环节,破解“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难题,为全市养老志愿服务的规范开展提供了实践参考。(12月5日中国新闻网)

  志愿服务被称为基层治理的“第四种力量”,在自下而上、多元参与的活动协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遍布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大事项中,还是在关爱老人儿童、服务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生态等方面,都发挥了独特功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有助于扩大志愿者队伍群体,让志愿精神有更厚实的基础。不过,志愿服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广泛的欢迎和支持,需要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对此,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是实现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考量。

  中国社科院首部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一些区域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局限在传统范围内,应向社会层面延伸。在现实中,受志愿者的年龄、身体、知识结构老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面对群众多样化、特殊化的志愿服务需求时,却因为不具备一些专业志愿服务技能,而无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效应,数量较多的志愿者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此时,既需要对志愿服务的流程进行规范,也需要在了解志愿者能力的基础上做到“人岗相适”——把合适的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与任务上,才能在“有人做”的基础上“做得来”,最终取得“做得好”的效果。

  志愿服务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实现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就需要做好规范化建设,从团队组建、岗位设置、人员选配和能力培训等各个方面给予规范,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指南或工作指引。《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工作指引》的发布,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操作和科学化实施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扭转志愿服务低效或水平欠缺的现实局面。

  以养老志愿服务为例,北京此次发布的文件明确,养老志愿服务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低龄老人将成为这项志愿服务的“主力”,即时下已实施较长时间的“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志愿服务模式。如早在2019年,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37个社区搭建“低龄老人志愿者帮扶高龄老人”平台,通过上门服务、微信服务、电话帮助等多种方式,提升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创新了居家养老模式。“低龄帮高龄”不仅让更多老人实现了“老有所为”,还因为彼此之间“代沟”问题较少,与被照顾老人易产生精神共鸣,也有助于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安全感。

  期待其他城市借鉴北京,发布养老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帮助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了解、掌握养老志愿服务的特点与难点,提供更专业、更规范的服务。也期待各地出台或完善其他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指引,以规范化建设,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唐伟)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