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让“最可爱的人”成“最受关爱的人”

2022-12-30 10:5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抢救室门前,患者家属在焦急地踱步等待,生怕听到“××患者家属请到谈话室”的广播声;急诊科科室前排着长队,患者挤满了过道,咳嗽声、呻吟声此起彼伏;分诊台的医生边问诊边忍不住地咳嗽,因为戴着面屏和N95口罩,他已经好几个小时没喝一口水了……这是12月26日凌晨4点多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和抢救室的场景。(12月29日《法治日报》)

  连日来,新冠病毒感染速度加快,各地就医需求激增,医疗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诊疗压力。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也大面积感染。在医护力量严重减员、工作量倍增的情况下,很多医务人员顶着风险,又一次“白衣为甲”,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有的“白加黑”连轴转,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有的“轻伤不下火线”,边接受治疗边接诊病人;还有的高烧刚退,就要求返岗上班……他们无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三年来,广大医务人员总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奔波在医疗救治、核酸检测、隔离管控、消毒消杀、疫苗接种、外派支援等各种战“疫”一线,他们的付出感人至深。当下,医务人员向“阳”而行,继续奔着保护患者生命的目标冲锋陷阵。没有人是钢铁之身,谁家都有老有小。当身边的人正在为是否发烧而紧张,为自己浑身酸痛而休息,我们的医务人员却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守护生命。

  人们在感动之余,也呼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权益保障力度——“最可爱的人”应该成为“最受关爱的人”。为更好地保障高负荷工作的医务人员,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印发通知,强调要支持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条件保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落实激励保障政策等。上海、浙江、江苏南京、广东东莞等多地陆续出台对医务人员的保障奖励政策。这些政策举措,无疑为广大医务人员权益提供了兜底性保障。

  事实上,三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关爱医务人员的政策文件,无论提高薪酬待遇,还是做好工伤认定;无论确保轮换休整到位,还是做好心理调适疏导;无论考核评优和先进奖励、职称评审和岗位晋升向一线医护倾斜,还是解决其家庭的后顾之忧……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关爱。而要让关爱政策转化为切身感受,还有赖于相关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调配合,细化完善相关措施,使这些充满诚意的关爱政策,能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保护关爱“最可爱的人”,需要政府部门做出政策安排与落实,也需要社会公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自2023年1月8日起,在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将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意味着我们距离恢复正常生活又近了一步,对个人防护也有了更高要求。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遵守诊疗程序、非必要不前往发热门诊、对已“筋疲力竭”的医务人员道一声“谢谢”等,都是对医务人员最好的理解和支持。

  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受关爱的人”,不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而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时代的一种新风尚,体现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自觉行动之中。(付彪)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