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在年俗变与不变中丰盈精神世界

2023-01-19 10:11: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虎啸群山辞旧岁,兔奔匝地庆新春。”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再没有哪一个节日比春节更隆重了。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图腾,凝结着人们辛勤劳作后的喜悦,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千百年来,春节形成的年俗也在变与不变中,强化了炎黄子孙的心理认同和情感维系,也不断丰盈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天增岁月人增寿”的祝福声中,品咂浓浓的年味,在传承与发展中感受年俗的变迁,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集体记忆吧。

  正如文化专家所言,春节被称之为“历史之节”“文化之节”和“百科之节”,年俗的传承就是对群体智慧结晶的传承。在传统农耕社会,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寄托了人们“辟邪”、行好运的心愿,从而形成了一种习俗。在前几年,许多地方由于改善环境的需要,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声声急”,在这个癸卯兔年春节,一些地方开始不同程度地解禁,“禁”与“限”的柔性转换,自然实现了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辩证。

  时代在变化,人们迎接中国古老节日——春节的方式也在不断嬗变,但不管如何变化,公众对春节的憧憬没有变化,人们精神世界的追求没有变化。“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一次亲情的抵达,更是在外打拼的万千游子“心的方向”。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祭列祖列宗、一起守岁,能阐述亲情的核心内涵。“走过很多的路,最喜欢的还是回家的路”,万里归途、心之所属,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春运背后简约而深厚的文化渊源。

  毫无疑问,年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体。万里归途的心心所念是年俗,而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过春节”也正在成为一种风尚。尤其在这个兔年春节,三年疫情压制的旅游热情得以释放,自由行、亲子游正在“东山再起”,而传统文化热拉动的民俗体验游也在蓬勃呈现。旅游休闲正悄然改变着过年的传统,成为中国人最时尚的“年货”。

  接父母到城里过年,也是团圆催生的“反向过年”。毕竟城市需要运转,许多年轻人需要留在城市工作。让父母来城里和自己一起过年,不仅能让父母了解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也可以带父母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增进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了解,减少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也是“精神安处即故乡”的别样表达。

  祭灶、守岁、看春晚、拜年、逛庙会、闹元宵等过节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公众的春节时光,沉淀为绵长岁月中人们心头最温馨的记忆。这样的年俗文化传承是需要的,因为这样的仪式和文化承载了年俗的传统内核,即便岁月如何变迁,这想必都是恒定的事实。

  “风俗尚可易,情感永留存。”春节年俗反映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创造的精神面貌,也许在以后,过年的形式会得以不断创新,但“内核”是永远不会变的,情怀是永远不会遗失在岁月的风中的。

  在年俗的变与不变中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变与不变的年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每一个华人心中的美好祈愿吧。(樊树林)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