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很乖,我当初没有放弃他,现在更不能丢下他。
      年过八旬的李玉花,自从孙子因车祸全身瘫痪后,她就寸步不离地照顾孙子16年。每隔2小时,她就得帮孙子翻一次身。5400多个日夜,老人已经重复相同的动作6万多次。需要3个人才能做到的看护工作,李玉花一个人做到了。
/阅读全文
德善是好人的根
      善是德之本,大凡真善人,大多发于心,劳于形,纯粹得让人敬仰。真正大善大德之人,一生秉持“仁和爱,善和德”,不离不弃,至死方渝。
/阅读全文
@不吃鱼的萝卜: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是谓大同!何时能大同?奶奶,您好!
@苏-27战神:感动,奶奶无怨无悔照顾孙子16年,只有母爱天性才能做到。
@双眼皮小眼睛闯闯闯天涯:这就是亲人的爱,无可取代,无以为报,唯有珍惜努力回报。
满头白发,驼背,双手褶皱,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孙子,“最美的奶奶”李玉花虽然已年过八旬,但是她却用苍老的双手托起了孙子的第二次生命。
孝敬老人不能等,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
      前不久,正是梨花盛开时节,魏县万亩梨园景区到处都是赏花人群。而在人群里,有一位男子背着老母亲徒步赏花,被人摄入镜头传至网络,“孝男背母赏梨花”随即走红。如此温暖人心的画面,引来网友纷纷赞誉,有人称其为“梨乡最美风景”。
/阅读全文
背母赏梨花的多重美感
      梨花绽放,美不胜收,美景之中,男子背着老母亲徒步赏花,母子亲情格外引人注目,网友将此誉为“梨乡最美风景”,确实恰如其分,因为这个场景蕴含着多重美感。
/阅读全文
@杨远明V:小时候是妈妈背着我们,长大后我们就背着妈妈到处走走看看。
@我就是阿旭簸箕:做一个子女应该做的,不要忘记儿时疼爱你的那些亲人,你已长大,她们却老去。
看到背母赏花的儿子,我们除了点赞,更需要行动。梨花明年可以再开,可是,孝敬老人不能等,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我们终身的遗憾。
妈,只要有我们一口饭吃,也就有你一口。
      在广西柳州上演着一个现实版的“桃姐”故事:一位没有儿女的老人,在老伴去世后无依无靠之时,被她曾经抚养的孩子接回家,当做亲妈一样赡养照顾了近20年。
/阅读全文
“桃姐”彰显人间真情
      我们推崇亲情至上,孝悌父母、尊敬兄长,也崇尚“推己及人”,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每个人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只有得到周围人的关爱和帮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阅读全文
@簇锦街道:为婆婆曾经的抚养点赞!为叔叔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点赞!你们让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爱,仍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简单生活:“你当年带我如子,我现在奉你为母”,朴素的语言,展示人性光辉。
当有人还为“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而纠结时,人性之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孝老爱亲、知恩图报,无需豪言壮语,而应扎实践行。周末了,回家看看!
你是妈妈为我生的“女儿”。
      衢州龙游县龙洲街道居民严福香,今年62岁了。严家共7个兄弟姐妹,她是最小的。每天,她都要去照顾已经73岁的二姐严福英。持续了整整二十年的“每天”,诠释着浓浓的手足情。
/阅读全文
我到哪儿去,都会带着你,你越是痛苦,我越站在你这边。
      他们结婚17年,走过风风雨雨 ,他患癌症卧病在床,她辞职在家照顾他五年。生活的重担,让她不堪重负,她要征婚,不只为自己,更为了这个家。
/阅读全文
这份无奈需要爱心化解
      黄菲的坚强虽然让人感到离经叛道,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这个弱女子对家庭对重病丈夫满满的责任和义务。自己在坚守了五年之后没有能力再救治丈夫,寻找一个有缘人一起来承担这份责任,这何尝不是一种担当?
/阅读全文
@shuoshuo:这份亲情无可比拟,妻子的这份精神难等可贵。
@迷糊小囡囡:这位妻子的想法可能你们不接受,但是不能因为这个看轻了她,她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夫妻间由爱情变成亲情是需要多年的相处和关爱,对于黄菲来说,丈夫无疑是最亲的亲人之一,所以是无可替代的,也是无法抛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