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机遭网友“人肉搜索” 个人信息曝光
5月5日,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的事件仍在继续发酵。男司机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事件过程,让许多网友质疑女司机也有过错。不少愤怒的网友还扒出了女司机的所谓“个人信息”。记者就此询问了法律专家,对方表示,女司机的驾驶行为确实涉嫌违规,但是需要交管部门处理;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曝光的资料如果属实,则涉嫌侵犯其隐私。
通过“人肉搜索”,网友曝出女司机4年前的不文明驾驶行为,甚至出现了女司机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对此现象,律师表示,如果上述资料属实,网友的行为涉嫌侵犯其隐私,“这个女司机不管之前做过什么,为人如何,她的这些个人信息都不应该被随意披露。这种随意披露行为已经涉嫌侵犯女司机的隐私权。”
【详细】
文明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

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峰回路转之际,舆情也呈现从简单判断到深入剖析的演进,让人看到社会文明建设“更进一步”的契机。
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几件小事,情节反转,揭示出“文明”一词背后复杂的现实语境。
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污点。有了这样的共识、守住这样的底线,文明才算是迈出了小小的第一步。
不过,现实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文明判断题。暴打司机的视频足以激发很多人的义愤,但看了双方此前你争我抢的斗气,不少人也转变看法表示“无法同情女司机”。新闻本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看到结尾就匆忙下结论、做断语,难免会失之偏颇,进而产生道德迷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