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彩绘活动
-
舞蹈运动
-
音乐节大赛
-
新高考形势下升学规划专题讲座
-
生涯规划示范课
-
未成年人读书会
近年来,简阳市为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秉承以心育人、和谐发展的宗旨,整合多方力量,构建以简阳市心理成长中心引领、学校和社区心理辅导站支撑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简阳市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每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坚持“针对性、全面性、尊重性、差异性、保密性”五大原则,对相应工作程序与环节进行明确规定,层层推进、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统筹协调,为全面推进简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016年10月,简阳市建成简阳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中心位于四川省简阳中学,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分别设有问询接待区、休息阅览区、团体沙盘室、测评反馈室、身心放松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教师办公室、沙游咨询室,配备专业硬件系统,于2017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同时,简阳市在部分中小学校中设立心理咨询室,在全市46个乡镇(街道)设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形成“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三级管理服务体系。
2001年,简阳市从本科师范院校引进心理专业毕业大学生担任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课表。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还针对性地通过专题讲座、心理班课、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发挥教育教学辐射作用。
结合“525心理健康月”开展简阳市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活动,中心骨干队伍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活动100余场次,深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50余次。
在学校、社区组织开展“青春健康”“心理文摘”“心理绘画”“校园心理剧”“心理沙龙”“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演出”等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假期开展特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心理专业教师深入农村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心理帮扶。
通过宣传展板、电子标语、专题讲座、体验式活动、校园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QQ群“心灵半岛”等新媒介在全市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近年来,简阳市大量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鼓励专兼职心理教师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及参与在职研究生培训,积极提升师资专业化水平。
简阳市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做报告,重点对全市各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培训。融入成都以来,已连续三年组织数百名德育和心育骨干教师参加成都市学校心理辅导员ABC级培训。2019年,简阳市德育干部、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的C证持证率预计达到100%,B证持证率也将大幅提升。近年来,简阳市组织了上千名教师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简阳市在积极外派心理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各级心理教研活动及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即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一名年轻教师,以老带新,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同时,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培训,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已开展近百次职工心理花艺沙龙、能力提升培训团辅等主题活动。
2018年,简阳市成立了简阳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师协会,并依托中心阵地开展名师工作室菜单培训,长期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提供送教下乡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20余次,覆盖全市46个乡镇(街道),搭建了资源共建共享新桥梁,逐步形成以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为引领,以学校为主阵地,培育学校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简阳市一方面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社会机构”走出去,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开课程、做活动、办讲座、接咨询”全员参与,多手段推进全市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五一疗法”:通过演(校园心理剧)、画(绘画疗法)、动(运动疗法)、唱(歌唱疗法)、写(心灵日记)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心理辅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自我觉醒。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融入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生涯教育,以活动实践为载体,树立“树”的德育理念,达到学生和教师的自主化发展。在新高考教学改革背景下,后续将大力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以“一站”(网站)、“一话”(咨询电话)、“一社”(阳光心理社)、“一心”(心理成长中心)、“一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沙龙”(心育沙龙),建构了未成年人及心育核心团队心灵交流的平台。
今年,简阳市成功申请以“链接大自然 用生命影响生命”为主题的在建园艺项目《心语花园》,项目设计规划以五感分区,旨在以园艺心理疗法来改善师生身心状态,通过植物栽种活动与园艺空间搭配设计等媒介打造一处集身、心、灵合一的心理疗愈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