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代表着城市发展的综合水平。自中央文明委评选文明城市以来,全国已有数十座城市摘得这项荣誉,同时,也有无数城市为文明创建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为此,我们特地走访川内文明城市,一览文明风采,探寻创建经验。
这里,有城在山中迎接朝阳的静谧,有水在城中流向远方的灵动;这里,有热情好客的民风民俗,有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有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全景式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城市画卷。这座城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本期专栏,我们走进全国文明城市米易,体会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处。
安宁河水穿城而过,横断山脉四周环绕。“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在绿中、居在园中”——这是对米易小城恰如其分的素描。
绿色生态,是米易最厚重的底色;阳光慵懒,是米易阳光康养最靓丽的品质。现在的米易已成为一座“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国家山水园林城市。走进米易,你就走进了延年益寿的康养胜地,走进了阳光时尚的宜居花园,走进了天地人和的山水画廊,走进了果蔬飘香的诗画田园。
米易县城安宁河两岸10公里长的滨河长廊和健身绿道美丽醉人。长廊绿道卫生整洁,两岸彩灯、音响和座椅设施完善,步入长廊绿道尤如跨入童话世界。晚饭后与亲人、朋友漫步长廊绿道,聆听新闻、欣赏音乐、观看彩灯、闻香赏花、跳舞炼拳,一身轻松,特别陶醉享受。璀璨夺目的斑斓夜景,花红柳绿的长廊绿道自然就形成了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所以,不览米易夜景,就没有真正到过米易。
摄影爱好者周羽田沿着安宁河的健身步道,按动着快门,“米易的每一天都会有不一样的美景,怎么拍都嫌不够。我在步道上拍风景,跑步的人透过取景器看我,朝阳装饰了我的画面,我装饰了别人的跑道。”这是周羽田长期接触米易,从内心里发出的对这座河畔小城的感悟。
和周羽田一样有着深切感触的,还有来自成都的候鸟老人唐荣新。2013年,一次机缘巧合,唐荣新老人踏上了米易的土地,从那时起,这位老人心里就萌生了“米易情”:“道路干净整洁,城市规划精雕细琢,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与文明水平让我在这座小城里流连忘返。”在米易短居了三个月后,唐荣新决定把家安在米易。
从颛顼故里到庙门前遗址,从傈僳族约德节到挂榜清真寺,历史文化的痕迹牢牢地印刻在米易县的土地上。近年来,米易县注重文化滋养,打造文化厚重城市,围绕建设阳光时尚花园城,着力做靓县城、做美集镇、做精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品质,提升城市环境。
米易坚守为民初心,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我们问路,米易人会很礼貌地指引;我们购物,米易人会很热情地介绍商品;我们住宿,米易人会很友好地作介绍,一句欢迎、一句谢谢、一句没关系……这些都让我们有种宾至如归的感受。”这是外地人对米易的普遍感觉。
海拔在1600米至2700米之间,距离县城23公里,米易县草场乡仙山村就如“世外桃源”一般隐匿在大山深处。每年入秋,都会有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因为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纯朴的民风。这里有自发组建的环卫队,每天会把街道打扫得干净整洁;村里有废旧垃圾回收点,村民会统一把农药化肥瓶袋垃圾和生活垃圾运送到指定回收点;村里的能工巧匠在花岗石上雕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还有仙山村传记;村里有村民自发修建的凉亭,还有木头雕刻的标识标牌……这些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许多游客眼里,热情好客的仙山人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家园,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仙山村用文明的民风迎接游客,是米易县开放包容品质的一个缩影。
在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黄家田新村,43户村民们纷纷把自家的家风张贴在进门处,诚信、和谐、团结、友爱、敬老、爱幼等“关键词”成为这个旅游新村一道新的风景线。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硬化道路绿树成荫,村民们还利用藤蔓植物搭建起了“花廊”“果廊”,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家用勤劳的双手浇灌着一朵朵“文明之花”。
“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是村民曹远明的家风、家训。他对记者说:“别看这些文字,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人随时看看,就会自觉地按照上面说的去做,这就是我们家的‘价值观’。”对于“晒出”自家的好家风、好家训,村民周洪新说:“这是我们村的新村规民约,这样做很好,家人进出都可以看一看,这些话既对家里人提出了要求,还能向外人展示我们家的精神面貌。”
米易县白坡乡是一个彝族乡镇。以往,有极少数的村民会把辛苦挣来的钱“挥霍”在赌桌上、酒桌上。乡党委和乡政府决定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来引导村民除陋习,树新风:从2014年开始,白坡乡各村自发组织村民进行文艺活动,村民们自编自演,表演的内容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也有本土文化和身边好人好事融入。
“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群众从过去的观众变成现在的演员和导演,从台下的看客变成场上的主角。这是村民文化自信的真实体现,是追求文明的最好、最生动例子。”白坡彝族乡党委书记李必胜如是说。现在,米易县每个村都有一个思想文化宣传员,有一个文化活动阵地,有一支文艺队。此外,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公益电影放映、农民夜校讲座……米易县充分利用每一块阵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引领风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最终实现文明、和谐,这是米易县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带来的嬗变。在米易县,每年举办的数十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着群众的主动参与,向上、向善、向好的文明元素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以激发。这些活动既满足了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又凝聚起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米易,文化特色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追求目标。城市管理者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让文化不再是奢侈品,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70多岁的乔繁昌老人,见证了米易县城从曾经的弹丸之地发展到如今的花园小城,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人感慨不已。
一路走走停停,呼吸着安宁河畔清新的空气,看看儿童公园里嬉戏的孩童,听听路边曲艺爱好者们的吹拉弹唱,乔繁昌满脸的幸福。他说:“干干净净的街道、文明有礼的市民,让我觉得生活在米易一年比一年幸福。”
乔繁昌老人的话代表了米易人的心声。“文明”是一个城市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最好注脚。米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为了不断推动城市文明进步,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如今,文明城市创建之于米易,不仅是一道风景,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力量。
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为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近5年来,米易县投入4亿余元,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了河滨景观长廊、健身绿道、颛顼龙桥、法治公园、儿童主题公园、易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这些工程,不但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更成为检验群众文明标准的一张张试纸。
黄维是米易县城一家手机店的负责人,他说:“城市非常干净,走在大街上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往地上丢东西。久而久之,走到哪里都没有乱丢乱吐的念想和习惯了。” 黄维的一句话足以见证米易百姓的文明自觉。
行走在米易,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乡间地头,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明气息。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人民因文明而骄傲,米易因文明而安逸。因为米易始终相信:文明的城市一定是崇德向善的城市,文明的城市也一定是文化厚重的城市,文明的城市更一定是和谐宜居的城市。文明,已然成为米易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