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景的田园景致,文化浓郁的乡间村居,传承悠久的德孝文化,民风淳朴的乡里乡亲……行走在德阳的美丽乡村,阡陌之间,村容整、民风淳、文化兴的一幅幅“归园田居”图跃然眼前,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德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发展。截至目前,德阳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市级文明村镇34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80%以上,全市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向上向好。

11月6日,在全国文明村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的乡风长廊上,十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听棚花村党支部书记、“理响九龙”志愿服务队成员蒋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咱们农村要有新变化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理响九龙”志愿服务队是棚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四支志愿服务队伍之一,由村组干部组成,常态化在村民议事厅、乡风长廊、德治广场、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等开展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最新政策及时“飞进寻常百姓家”。“宣讲既要有态度、有热度,更要有温度。”蒋刚说,除了与村民面对面宣讲外,棚花村还通过“村村响”小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党的政策,用朴实真诚的“乡音”将党的政策讲给老百姓听。   
      在距离棚花村40分钟车程的全国文明村旌阳区孝泉镇涌泉村,46岁的村医周成佳最近正利用下小组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的机会,为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据了解,周成佳除了担任涌泉村卫生站村医一职外,还是涌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政策宣传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她与这支队伍的其他11名志愿者一样,常常利用走村入户的机会,面对面为村民宣讲党的最新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边好人故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知识等内容。   
      接地气、通俗化的宣讲润物细无声地将党的政策及时传递给千家万户。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德阳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文明村镇创建过程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同时,德阳还充分利用“报台网微端”全媒体矩阵资源开展主题宣传,进一步让宣讲走深走实。详情>>

“除陋习,立新规,红白事,节俭办。”这12个字是涌泉村村规民约里的一项内容。据涌泉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小英介绍,以前在涌泉村,逢小孩满月、新人结婚、老人寿诞,村民总要宴请一番,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铺张浪费现象日渐突出,而水涨船高的礼金、繁多的人情往来也给村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社会风气。“自从几年前村里建立推广红白理事会、自治理事会、道德理事会、邻里互助会、新乡贤志愿协会等‘五会’村民自治组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以来,我们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以婚俗新风正家风带乡风,有效地破除了婚嫁丧葬中的陈规陋习,村民文明意识明显提升。”张小英说道。

就在前不久,村民张维军张罗着为父亲操办90大寿,在按规定向村红白理事会报备时,得知按全村红白事实施统一标准,除婚丧事宜外,满月、周岁、乔迁、寿诞、升学等事宜提倡不办酒,如需办酒,只能邀请直系亲属。对于这一标准,张维军表示理解和支持,最终他邀请两三桌直系亲属为父亲办了一场简单的寿宴,既给父亲祝寿,也弘扬了文明新风。

张小英还介绍,除了推行“一约五会”,涌泉村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定期开展文艺展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浸润德孝文化,熏陶村民心灵。

在广汉市南丰镇桂红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的村道两旁设置有两堵固定的宣传墙。一堵墙上用白纸红字张贴着村里的文明公约及“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和流程,一堵墙上张贴着村里的“红黑榜”。其中,文明公约第十条明确提到,对不孝敬、虐待长辈的,有诚信不良记录的,由村民代表议定后列入村设立的黑榜;在同等条件下,遵守村规民约的受表彰的村民优先享受小额贷款、助学贷款、参军、就业等各种优惠政策。

“有文明公约规范村民言行,也有‘红黑榜’进行表扬和曝光。”据桂红村村党委书记张茂昌介绍,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里每年都会开展爱国爱村、勤劳致富、孝老教子等“星级文明户”评选,除了将每户的评议结果制作成标牌贴在各户门口外,获评“十星级文明户”“九星级文明户”“八星级文明户”的家庭还将受到“红榜”表扬,而“黑榜”则用于曝光村民不孝敬长辈、不讲诚信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等不文明行为。

“实行文明公约和‘红黑榜’以来,文明的种子逐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人人自觉践行村规民约,文明素质普遍提升。”张茂昌还介绍说,遵守村规民约受表彰的村民还可获得相应的积分,累积的积分可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便民服务超市兑换大米、油、面等生活用品。

推进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德阳市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坚持立章程、明规矩、搞服务,坚持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探索“村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目前,全市816个村已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并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孝子孝媳”等评选活动,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详情>>

白墙灰瓦,年画上墙,陶冶民风,淳朴乡风。在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村居外墙上,“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爱国”“敬业”等一幅幅以德孝文化、农耕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年画点缀其间,吸引过往游客和村民驻足观看。

德阳市民刘伟空闲时间总喜欢带着孩子来年画村走走,一边感受乡村的田园风光,一边给孩子讲年画里的故事,“给孩子讲讲孝行故事,聊一聊以前人们的生活,希望她能潜移默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文化中的精神。”

据年画村文书赵波介绍,年画村在创建文明村镇过程中,将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年画绘上农家院墙,在扮靓了乡村颜值的同时,着力营造文明的乡村文化气息。“村里还定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孝子孝媳’‘十佳小孝星’等评选活动,并将好家风好家训统一制作成木质标牌,悬挂在村民家门口,引导村民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俭持家。”赵波说,为了让精彩文化“住”进乡村,年画村还成立了腰鼓队、龙灯狮灯队、年画之声管弦乐队等文艺宣传队伍,结合年画村的特色,把党的政策、精神及德孝故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对村民进行引导和教育。

在德阳,说起德孝文化,总免不了提到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孝泉镇。在孝泉镇家风家训馆,一门三孝雕塑、姜氏家训墙等展示着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让游客在读懂“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等孝行故事的同时,受到德孝文化熏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据孝泉镇政府工作人员田静介绍,为传承创新德孝文化精髓,自1996年以来,该镇便在全省率先开展“孝子孝媳”“小孝子”“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把德孝文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中。与此同时,该镇还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每年开展“孝泉·上九会”“放河灯”等民俗文化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挖掘文化精髓和传承文化脉络是德阳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据德阳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德孝文化、古蜀文化等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孝泉、孝德等德孝故里,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并培育出罗江鄢家嫂子歌舞团、中江太婆龙灯、仓山大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民文艺团体,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农村的文化形态、文化基因,为乡村文化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