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街小学板桥校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劳动实践课

  • 绵竹市剑南街道乡村“复兴少年宫”特色课程

  • 绵竹市九龙镇乡村“复兴少年宫”课堂

绵竹“复兴少年宫”:乡村孩子的梦想在家门口启航

“目前,绵竹已经建成校内外乡村‘复兴少年宫’43个,开设课内外各种艺体等课程30余门,覆盖全部35个义务阶段教育学校的2万7千余名学生。”日前,绵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薇表示,自2021年被确定为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县后,绵竹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设置以绵竹年画非遗传承等为特色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课程10余项,让乡村孩子的梦想从家门口启航。【详情】

“一点一特色” 点缀少年儿童斑斓童年活动

作为全国50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2021年6月以来,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扎实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首批启动了孝德镇、清平镇、九龙镇、剑南街道4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工作,创设本土特色课程,探索“一点一特色”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模式,着眼满足群众对教育培育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详情】

绵竹市对标价值引领和素质培养,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在活动课程设置上突显“特色”,着力打造“非遗传承”活动课程,在清平镇、孝德镇、剑南街道等实践所,少年儿童学习羌绣羌歌,传习绵竹年画技艺。

  • 清平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羌绣

  • 孝德镇乡村“复兴少年宫”——绵竹年画

  • 清平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羌族沙朗舞蹈

  • 遵道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剪纸

绵竹市对标价值引领和素质培养,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在活动课程设置上突显“绵竹特色”,着力融入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绵竹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常态化开展文艺、绘画、书法、球类等项目30余项;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推进一点一特色建设,打造了“劳动实践”“科技梦”“生态文明”“非遗传承”“道德培育”等10余项特色活动课程体系。

绵竹市根据农村交通条件、教育资源和学生分布情况,构建“校外+校内+社会基地”的乡村“复兴少年宫”三大阵地矩阵。整合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提升场所功能,配置活动器材,设置镇级“乡村复兴少年宫”;将全市35所学校少年宫提档升级,对闲置教室再利用、功能室再改造、设施再添置,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校园主阵地;将“儿童之家”、“4点半课堂”、绵竹年画非遗传承基地、清平熊猫科普馆、香榭劳动实践基地等共计2万余平方米场地,拓展为常态开放的乡村“复兴少年宫”社会基地。

  • 板桥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建设

  • 汉旺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建设

  • 遵道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建设

  • 孝德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建设

  • 九龙镇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建片

  • 清平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