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诺贝尔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

图片1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曾评价说,a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请稍候...

《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生死疲劳》
这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丰乳肥臀》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该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本书为最新增补版。 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
《檀香刑》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YUN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也许因为从来没有得到,所以我们才格外渴望。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了百年,中国作家却无一获奖,这对文学大国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如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卡夫卡等很多公认的文学大师都与诺奖无缘,诺奖并不代表最好。但中国作家总是有几分特别的渴望。

鲁迅
曾有人说过,诺贝尔文学奖错过的文学大师中,就包括鲁迅。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鲁迅当年甚至连正式的提名都不曾有过: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时,曾经与刘半农相商,拟提名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详细]
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他。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经去世,而诺奖一般不颁发给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详细]
林语堂
1975年,国际笔会在维也纳召开,林语堂接任川端康成被选为副会长。会上,全体通过以国际笔会名义推荐林语堂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最终,那年获奖的却是意大利诗人蒙塔莱。[详细]
图片1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沈从文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曾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但那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详细]
图片1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巴金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曾推选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角逐公元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称赞巴金"为中国当代最为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享誉世界崇高声望和国际文化界尊崇的优异基础,他对人性和人类尊严的执着探讨和神圣理解...[详细]
图片1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李敖
2000年,台湾媒体爆出新闻,说"李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所著的《北京法源寺》因此而洛阳纸贵,甚至连本来冷冷清清的法源寺也跟着火了。李敖后来解释说,任何大学的文学教授都有资格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人选和作品。[详细]

  • *1901 苏利·普吕多姆 《孤独与深思》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 *1902 特奥多尔·蒙森 《罗马风云》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 *1903 比昂斯滕·比昂松 《挑战的手套》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 *1904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 《金岛》 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 *1904 何塞·埃切加赖 《伟大的牵线人》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 *1905 亨利克·显克维支 《第三个女人》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 *1906 乔祖埃·卡尔杜齐 《青春诗》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 *1907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老虎!老虎!》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 *2001 维·苏·奈保尔 《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河弯》、《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 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受压抑的历史现实。
  • *2002 凯尔泰斯·伊姆雷 《无法选择的命运》 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 *2003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耻》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 *2004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 《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钢琴教师》 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 *2005 哈罗德·品特 《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 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 *2006 奥罕·帕慕克 《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 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 *2007 多丽丝·莱辛 《青草在歌唱》、五部曲以及《四门之城》、《金色笔记》、《幸存者回忆录》、《黑暗前的夏天》。 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 *2008 勒·克莱齐奥 《战争》 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 *2009 赫塔·米勒 《河水奔流》《行走界线》《那时狐狸就是猎人》。 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 *2010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 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 *2011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 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 *2012 莫言 《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蛙》、《生死疲劳》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