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成都社区原创儿童舞台剧《客在熊猫村》街头公演
2020-08-03 17:01: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演出人员。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罗园)日前,熊猫有戏儿童舞台剧《客在熊猫村》暨客家山歌小合唱队公演,以街头艺术的形式先后在成都市熊猫广场和圣灯公园面向游客、社区居民精彩上演。

  儿童舞台剧讲述客家人守护熊猫村

  “孩子,记住,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新生!一定要把我葬在红豆树下……”当天下午两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门口步行街人潮如织,继在年初的“客在熊猫村·2020邻里节”上首演后,《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在这里进行第二次公演。

  《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内容包括百年红豆、关家入川、熊猫进村、客家大爱和幸福社区五幕剧,由几株百年红豆树讲述了一代代客家人从湖广填四川到拓荒斧头山,从参与大熊猫迁地保护到支持熊猫小镇建设,从营造都市熊猫村文创社区到参与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在斧头山安居乐业的故事。

《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演出剧照。

《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演出剧照。

  游客靳女士观看了舞台剧后表示:“从孩子们相对稚嫩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一代代客家人在斧头山的爱国爱家的精神和赤子之心,以及1980年代以来斧头山客家人对大熊猫生态保护、文化传播和经济建设的点滴贡献。”

  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赵松生介绍,《客在熊猫村》是首部反映“都市熊猫村”白莲池街道菁华翠庭集中安置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儿童舞台剧。去年9月至11月,主创团队联合街道、社区,基于斧头山客家人的真实故事三易其稿创作了剧本。去年12月至今,联合熊猫路小学、新义方亲子学院、共青团成华区委员会、川陕甘熊猫村乡村振兴青年服务站等海选了25名社区儿童,排练28场次,共同创作了这部原创儿童舞台剧。

  赵松生透露,下一步,该剧将尝试申报四川省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资助,在音乐设计、舞美制作和演员配置等方面对《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进行优化,来年寻求更多外出表演机会。

成都本土客家山歌《绣花》对唱。

演唱客家山歌《阿妈的擂茶》。

  百余首成都本土客家山歌恐失传

  “五月绣花绣端阳,绣对白鸽脚杆长,踩了成都踩华阳……”《客在熊猫村》儿童舞台剧表演结束后,都市熊猫村客家山歌小合唱队刘融和等几位成员为游客献唱了一曲成都本土客家山歌《绣花》,以及经典客家山歌《阿妈的擂茶》。

  据了解,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的一种,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美誉,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迁徙至斧头山三百多年来,客家人依旧以口头文学的方式记录和传承着他们的生产生活。

  去年9月以来,在专业音乐老师的指导下,都市熊猫村客家山歌合唱队先后排练了20多场次,今年1月19日在“客在熊猫村·2020邻里节”上进行了首演。

  刘融和老人是地道的斧头山客家人,已有80多岁的高龄。作为成华区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人,刘融和会演唱100多首成都本土客家山歌,但老人耳朵失聪严重,子孙辈传唱微乎其微,这些几乎没有文字记录的客家山歌存在失传的危机。

  约未来联合创始人张港旋表示,针对100多首成都本土客家山歌可能失传的问题,约未来正在设计挖掘和整理行动方案,寻求申请成都市城乡社区营造项目、成华区第六届公益创投大赛以及狮子社区2020年社区保障资金项目等资助。

编辑:刘亚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蓓蕾花开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