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67177
成都青羊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0-07-01 07:55: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成都青羊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成都青羊区泡桐树小学家长、学生到田间地头体验农耕的乐趣。

青羊区万春小学学生学习剪纸。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抓实落地劳动教育?如何构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如何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接班人?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在深入学习《意见》基础上,结合“青羊新人文、教育新生态”教育高质量发展思路,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理念创新 让劳动教育贯穿课程始终

  劳动教育根本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青羊区中小学通过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劳动实践课在成都市石室联中已经坚持了11年,劳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每天安排一个班级的同学做学校所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每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都会有一个班的孩子来到学校厨艺实践室,在食堂师傅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做菜。此外,每年寒假期间,学校还会开展以“我当三天家”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学生要独立完成一次家庭大扫除、为家人做丰盛三餐等等。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将劳动教育与课程结合在一起,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纳入课表,聘用专任教师,在三个年级同步实施。在该校校长杨鹏看来,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应该在各门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技能之间的联系。“要想持之以恒,劳动教育就必须真正进入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去理解劳动、去感受劳动、去享受劳动。”杨鹏说。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把班级清洁劳动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了以木工为特色的劳动技术课,使学生学会吃苦耐劳,增加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将劳动技术教育纳入到更加广泛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体验劳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以值周班级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坚持每周一个班级,每人一项任务,各负其责、默契配合、互帮互助,争当“校园美容师”,用劳动的双手清洁出校园的靓丽底色。

  劳动课程在青羊区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覆盖,各阶段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泡桐树小学当家课程、微公益课程、小创客课程系列课程等等,都成为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校本课程。

  在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劳动教育并不仅是一门课,劳动也并非一味的艰辛,而是与世界的充分接触。劳动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是教会孩子从劳动中体验生活乐趣,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快乐。

  机制创新 把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劳动教育不只是传授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导入和习惯的养成,这就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在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李良兵看来,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系统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家庭应发挥基础作用,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让孩子在劳动中收获劳动成果。

  劳动周、劳动月在青羊区的中小学已是常态。重要节日、重要庆典上,学校都会对学生劳动者进行表彰,并通过劳动主题日、校务服务周、职业体验日等形式营造独有的校园劳动教育氛围;青羊实验附小每周、每学期都要进行“劳动星”评选,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开展校务劳动周,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对优秀劳动者颁发校级劳动奖章,万春小学评比“二十四节气春苗币”……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的学生家长叶敏说,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鲜活课堂,父母的榜样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培养孩子对劳动的情感,就是要让孩子在实践中真正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能立足于时代大潮的人,必定具有相应的劳动本领。每个家庭都应该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将劳动教育列入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不同班级有班本劳动课程;不同家庭还可定制个性化生本劳动课程,走进社区还有统一的公益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了家校社一体化“三维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喜的是,学校自开展劳动教育以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共识,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懂得感恩父母和师长,动手能力有明显提升。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一名家长说,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劳动过程,才能收获劳动的喜悦和成就,让他们明白仅仅拥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参加志愿服务恰好在这方面拓展了孩子们的眼界。

  的确,志愿服务也是青羊区劳动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从2018年开始,泡桐树小学开展了颇具声势的“小小公益慈善+”活动,这是此前的“泡泡志愿者服务队”升级版,旨在通过建立公益积分管理的形式,构建“儿童公益档案”数据库,让公益陪伴孩子成长,以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的公益路径,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以贯之开展劳动教育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育人导向,不断强化市域统筹,将劳动教育与教育综合改革配套、与深化素质教育衔接、与提升核心素养同步、与教育质量评价协同,努力构建全方位支持、全课程融入、全社会参与、全流程评价的劳动教育生态圈。通过建立“市县校”三级劳动教育推进工作机制,完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拓展国家、省、市三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功能等具体举措,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对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常态化的浓厚氛围。

  为了让劳动教育不流于形式,《成都市青羊区关于构建区域五维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实施方案》《青羊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指导思路,以一以贯之的态度开展劳动教育。

  “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即使学生学习成绩再好,也有可能是高分低能,如果连基本的生活自理也做不到,就谈不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了。虽然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很多劳动不再需要学生动手,但最基本的劳动能力不应缺失。”在青羊区教育局负责人看来,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人的潜能才能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和释放。也正是借助于教育中的劳动,学生才能在不断自我确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审美与道德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直以来,青羊区教育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智体美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区教育特色相结合,贯通中小幼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精神,用有行劳动去浸润,无形劳动去升华,实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育人目标,从而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李子壹 图片由青羊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