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热点

攀枝花打造多维立体治污模式

2020-07-28 08:43: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守护绿水青山 织密河流保护网

  7月2日,站在攀枝花市中心的炳草岗大桥上举目远眺,江水蜿蜒,像一条绿色腰带系在青山之间。“金沙江的水质变化肉眼可见,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江水还是黄色的。”穿城的江水由黄转绿,让攀枝花“90后”市民王淑佳感到惊喜,也是不少攀枝花人对水质变化最直观的体会。

  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的6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攀枝花市雅砻江、金沙江位列全国第11位。

  A 责任到人 流域监管全覆盖

  在攀枝花地表水治理的过程中,河长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攀枝花市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水资源河湖保护中心副主任尹进高说,从2017年5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推行河长制后,经过3年的完善,攀枝花河长制为地表水治理明确了技术支持的专家,配置了让河长制运行畅通的工作人员。

  在这之前,水治理始终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由于涉及多个部门,理清责任,找到问题源头总是要花费太多精力,解决问题更是常常找不对路,“这其中免不了有推诿扯皮现象。”攀枝花市水利局河湖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感叹。

  攀枝花设立了市级、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河流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由市级相关负责人担任总河长,93名县(区)级河长、158名乡(镇)级河段长、414名村(社区)级河段长,实行联防联控,共同织密河流保护网。

  “在之前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职务、岗位的动态调整,很多河长对自己的职责并不了解。”尹进高介绍,在责任细化到人的基础上,通过层级考核的方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完善河流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分级治理体系,才能让各级河长真正发挥作用。

  2020年以来,攀枝花的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854次,每一次巡河都能够在工作平台上找到记录。此外,当地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等26个单位也成为河长制办公室的成员单位,河长制在明确治理保护河流责任人的同时,搭建起一个平台,将与水治理工作有关的部门聚在一起,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B 多维治污 废水变“宝”再利用

  提高水治理水平,治污是重头戏。近年来,攀枝花全力推进涉水领域治污工作,在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和农村污水三个方面多管齐下、同时发力。

  在攀枝花市东区马坎污水处理厂污水车间内,一套污水处理设备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近3万立方米。据该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张建介绍,通过采用CASS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I级A类排放标准,产生的30吨污泥送到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此外,攀枝花还实施炳草岗、小沙坝、大渡口、仁和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确立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三年推进”建设项目39个,已完工33个,累计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网552.45公里。

  “管道进村,处理后的污水可以浇菜地、灌果园,废水变成了宝。”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村民起学银为村里修建的污水管道点赞。这条长度约1000米的污水管道,能够将污水输送到1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进行净化处理,实现污水就地处理,“反哺”农业生产。“这个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面源污染的难题,对治污起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攀枝花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攀枝花创新开发产业园区、格里坪工业园区等5个工业园区,也建起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系统。

  C 智慧界桩 提高河流监管效率

  7月6日,乡镇级河(段)长刘春明在米易县安宁河白马段进行日常巡查。边走边用手机对河面情况进行拍照,随后通过手机登录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将发现的问题逐一上传。

  “河长上传的相关问题,后台能及时监督和处理。”米易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李硕介绍,在针对治理河流“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上,监督管理平台消除了时间和空间障碍,有效推动了河长制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在西区格里坪村沿江快速一号桥旁,一部“智慧界桩”的摄像头监控着金沙江河道,传输到监控屏幕的实时画面,能够清楚地查看水面洁净程度、水位和河道两边的情况。

  “这套设备上的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对周边5000米以内的河面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还带有红外夜间成像和报警功能,对人工巡河的漏洞进行补位,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尹进高说,“智慧界桩”不仅充当河长们的“第三只眼”,还是河流治理的“宣传员”。在界桩配置的宣传栏中,有可读性强的河流保护知识和河长制举报电话等内容,方便市民参与到河流治理中。

  目前,攀枝花在三区两县重点河道安装的5套“智慧界桩”监控设备,正陆续投入使用。(记者 唐子晴)   

编辑:刘亚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