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成都新都区“1+2+3+N”工作法 让文明实践延伸到群众身边

2021-12-20 10:5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新都区文明办)好客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通过打造家风家训馆、轨道航空科普馆、好客为民中心、好客博学院等点位创新“1+2+3+N”的工作法,让文明实践站的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好客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索三大融合促全面共享的建设模式,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用的初步成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广泛开展“文化振兴”文明实践活动。在石板滩街道好客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样的活动不仅为村民搭建了交流互动平台,缩短了邻里间的沟通距离,拉近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还发掘了独具客家风味的历史名菜,在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同时,更助力了乡村文化振兴。

  “1+2+3+N”工作法

  志愿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1+2+3+N”的工作方法,“1”即是牢牢把握一条主线、“2”即运行两项机制、“3”即是三大融合的工作模式打造三大品牌、“N”即是 N个实践点。

  一条主线:既是建设充分体现新时代共享理念的产业社区。

  两项机制:既是建立好客实践站管理机制和建立好客居实践站联动机制。

  三大融合创建三大品牌:既是党建融合,坚持党建引领“兼合式”品牌;产居融合,打造企地共建社区治理品牌;文化融合,打造客家文化传播品牌,N个实践点,既是深入挖掘的32 个实践点位。

  通过“点单手册”,有需求的群众可以点单,服务站通过群众点单、实践站统单,对群众需求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文明实践服务清单。通过站点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方式,回应群众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

  如今的好客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已经成立了11支志愿服务队,涵盖理论宣讲服务、文化健身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等内容,线上注册志愿者有860余人,共有8项志愿服务项目,其中科技与科普项目、助学支教项目是我们的特色项目。截止目前,石板滩街道好客居新时代文明站的志愿者服务站共收集群众需求11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

  拓展多种服务功能

  助力居民美好幸福生活

  建立农民夜校(微党校),既是党的理论政策宣传阵地,也是群众学知识、学法律、学技能的加油站,夜校坚持群众要用什么、就讲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先向居民公示学习题目,再征求群众意见发放“点题菜单”,把群众想“学什么”收集上来制成课程菜单,实施“菜单式”点课教学。在固定课堂集中授课之外,还探索“送教下户”的流动课堂模式,把培训从课堂上办到农户家和田间地头,让理论政策宣传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

  除了听课以外,居民还可以在这里观看红色电影,了解党的光辉历史。

  建立好客和爱堂(群众之家、法律服务站和蓉姐对你说工作室),是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体。专门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和援助,及时帮助辖区居民解决面临的各种涉法涉诉难题。让辖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

  建立航空轨道科普馆。实践站活用在地资源,以石板滩轨道航空产业功能区规划为依托,联合企业共同打造的特色阵地,并依托阵地开展丰富有趣的科普服务项目,为青少年提供立体化的科普学习场所。场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企业员工、志愿者,组成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现已有20余人,致力于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建立“好客居农耕体验园”。以共建产业社区后花园为目标,积极响应公园城市的建设要求,实施香城精细化治理,提升空间美学应用,满足企业和居民诉求,营造“可参与、可体验、可收获、可共享”的产业社区的新型空间场景,园区建立土地认领、菜地公约、激励办法等农耕体验园完善的准入和准出机制,逐渐探索构建“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社区治理共同体。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