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中江县赛金村走出特色通山减贫致富模式

2021-12-03 16:4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德阳讯(中江县文明办)赛金村,位于德阳市中江县通山乡与三台县菊河乡交界处,是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近年来,赛金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凝聚全体村民力量,合力超长攻坚谋发展,真抓实干迎难而上,产业之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山减贫致富模式。

  曾经的破旧山村实现了华丽蜕变,现如今村落整齐别致,道路崭新平整,村里的养殖业、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正落地生根,持续惠及民生,形成了一幅路新、村美、民富的生态画卷。

  小支部大作为 党建赋能点燃乡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020年,赛金村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培养了一批政治强、作风硬、能带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

  时年35岁的黄方志就是这一届村“两委”成员,他上任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从整治环境、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出发,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乡前列。

  “黄方志曾在外开餐饮多年,且有不错的收入。然而,当组织需要、村民期待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回村任职,想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动家乡人民致富奔康。”村里的李会计说。

  想象和现实总是背道而驰。刚刚上任的黄方志面临着村庄空心化、干部老弱化、运行低效化、经济空壳化、治理无序化等众多难题。“为了走出困境,我和村班子的同仁们常常彻夜难眠。”黄方志意味深长地说到。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我们把连接华安村、金兴村、金江村、赛金村的金七路建设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先手棋’来抓落实。”项目总长2.5公里、宽4.5米,目前已完工80%。此路的修建将拉近四个村至乡政府的距离,打通通往通山的最后一公里断头路,联通老百姓与党委、政府的心,加强合并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推向深入。

  “路修好了,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项目也接踵而来。”村支书石美华说。

  “路修好后,大家去田间地里干活可以走水泥路,不管是走亲串友还是去通山赶场都方便多了。”周边村民高兴地说。

  村“两委”借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契机,在聚资源、优治理、育产业、强队伍中补齐短板,实现村与村之间融合一体化发展。如今,调整改革后的赛金村处处焕发着活力与生机,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加亮丽。

  种养生态循环 活了经济富了村民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产业振兴。2021年,赛金村加快乡村振兴进程,积极争取省、市、县帮扶项目资金,依靠“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精品水果种植、园林植物种植、蚕桑养殖、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

  “猪-沼-莲”循环种养模式,是赛金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我创办的黄方志生猪养殖合作社,目前存栏生猪1700多只。猪粪排放问题总是困扰着我,后来听说猪粪在密闭条件下可用作沼气发酵原料,我就着手建沼气池,问题真的得到了解决。由于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有利于莲花生长,我们又将沼渣、沼液用作莲花的肥料。这种模式一年就可以为我们节约电费、化肥超过2万元。”黄方志说到。

  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赛金村下足了“绣花”功夫。“在‘猪-沼-莲’的思路上,我们又利用养牛、养猪产生的粪便,通过有机发酵用于水果种植,水果林下又套种蔬菜,实现生态循环发展,这无疑是我村的又一个大胆尝试。”村支书石美华介绍到。

  目前,赛金村先后培育或引进推广了“竹下养禽(绿壳蛋鸡)”“林-畜”“莲-鱼”等多种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也一改过去农业生产经营多倚重于消耗资源、人力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发展。

  不仅如此,为确保富民增收“不落空”,赛金村紧扣富民增收这一核心关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产业盈利后,3%作为村民年终分红。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1家,带动周边50户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以前在浙江入厂打工,每月3000元工资,现在回到家乡从事养鱼,每月收入4000多元。”在赛金村的养鱼场,鱼塘的饲养员李平,每天的工作就是采割鱼塘旁边的菌草喂鱼。“回到家乡,告别了在工厂流水线上的紧张工作,现在收入增加了,工作反而变轻松了。”

  “通过探索现代丘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我们实现了土地、资金、劳动力聚集,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生态化、市场化发展,培育了一批种植养殖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通山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曾中兴说。

  人居环境整治 从“面子”美到了“里子”

  让赛金村成为环境美、空气好、生活便利的美丽乡村,是村“两委”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我们积极顺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美化、垃圾清理为重点,对存量垃圾和沟渠路边的杂草、秸秆进行彻底清理,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菜园,让最脏、最乱的地方变成最美的风景。”

  在干群同心协力整治下,赛金村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个个参与环境整治的新风尚,村庄颜值与村民幸福感得到了双提升。“垃圾清理了,村道干净了,公厕改善了,这几年我们农村越来越好了,日子越过越舒心了。”村民张兴元看着整洁漂亮的居住环境,脸上挂满了笑容。

  人居环境的整治,带来的不只是“面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里子”的改变。村民李松林说“良好的卫生习惯衍生出了浓厚的环保意识。”如今,干净整洁的道路,窗明几净的房屋,优美宜居的庭院,在每一个细枝末节上扮靓着赛金村的颜值。

  未来,赛金村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为村庄发展注入文化与生机,集聚人气,促进一、三产业融合互动,最终实现“文、农、旅”一体化发展。

编辑:李尚维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