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

绵阳:江油市“移风易俗”树新风 志愿服务倡文明

2023-05-24 15:01: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绵阳讯(江油市文明办)推进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绵阳江油市方水镇依托“方小新”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大步前进,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取得实质性成效,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机制创新

  举好移风易俗“指挥棒”

  创新推出礼金《互免卡》,“免”出婚丧新风。方水镇着眼群众关心的婚俗热点问题、移风易俗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婚俗改革的举措和方法,为拟举办红白喜事家庭发放专门设计并印制的《互免卡》,用“礼金互免卡”替代婚礼红包,倡导重人品、轻物品,重感情、轻钱财的文明新风,使“小聪明”发挥了“大作用”。

  探索制定“清风菜单”,“倡”出节俭民风。召集辖区餐饮负责人制定该店特色“清风菜单”,把一些‘大菜’换成家常菜、大众菜,让大家都爱吃、能吃完;同时,餐馆积极引导顾客适量点餐,进一步减少餐饮浪费,全面落实光盘行动,“舌尖上的节约”成为方水新风尚。

  用好村民文明实践积分台账,“积”出文明乡风。方水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积分评比引领作用,确定评比内容、规范评比流程、统一奖励标准,各村“两委”成员及村民组长在辖区积极推荐先进典型,经过文明新风评比委员会开会通过,公示无异议后便被正式评为本季度“红榜”人员。2022年共评选环保卫生、热心公益、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类型110余户,兑换积分达12000余分。

  注重典型示范

  装好移风易俗“助推器”

  打造先进典型培育“一张网”。强化先进典型培育、挖掘,启动“五个好”先进典型评选,通过评选五好(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邻居),选树和表扬在群众中涌现出弘扬文明乡风、发展产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引领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坚定跟党走。

  建好先进典型宣传“两条线”。抓好常态“线上”典型宣传,培育“指尖”文明,在“甜美果乡、魅力方水”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扩大了宣传受众面,群众随时随地在“指尖”深受教育。打造固定化“线下”宣传阵地,各村(社区)积极挖掘典型,设立“善行义举榜”,其中白玉村完善“集贤廊”“萃英廊”,让群众在“家门口”见贤思齐,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推出先进典型礼遇“三重礼”。根据典型人物实际需求,设置物质礼遇、政治礼遇、生活礼遇等举措,就地就便就近分类开展礼遇。获得各级荣誉称号的先进典型可给予物质奖励,或邀请参加党代会、人代会等政治活动,在元旦、春节等节日对先进典型进行走访慰问,对家庭困难的先进典型进行帮扶。

  抓好志愿服务

  用好移风易俗“工具箱”

  入户走访有“温度”。方水镇移风易俗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采用发放倡议书、手机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普及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同时向村民讲解文明实践积分制、《互免卡》等政策制度。

  基层宣讲有“深度”。方水镇组建党员干部、志愿者、老干部、老教师等为骨干力量的移风易俗宣讲队,常态化开展“婚葬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集中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倾听群众心声、听取群众建议、解答群众疑惑。同时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讲述家风家教美德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引导广大群众重塑优良家训,助力乡风文明。

  签订承诺书有“态度”。利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契机,动员群众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共同给红白喜事立标准、划红线、定规矩,并为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的村民发放积分,鼓励他们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建设者、倡导者、推行者和示范者,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向上向好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已签订500余份。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