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学校少年宫,建强实践阵地。各镇文明实践所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着手,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加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牌子后,把乡村学校少年宫纳入文明实践统筹管理。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按照文明实践相关要求做好指导工作,把少年宫的校内、校外辅导员变为文明实践志愿者,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需求,开展不同的思想性、技能性活动项目,采取“学校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的形式,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结合起来,切实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文明实践+课后服务,融合实践资源。各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积极探索,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与学校课后服务在活动时间、活动项目、场地资源、辅导师资、活动机制五个方面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放学后、节假日等时间,开展文体娱乐、技能培训、道德实践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少年宫缺少运转经费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课后服务缺少活动项目的问题,还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下一步在共赢的局面上,进一步开展文体文化活动,建设更多具有互动性的公共设施,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让师生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文明实践+文明校园,促进家校共育。各校还依托实践点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风家训”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和“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孝心少年”“践行十爱好少年”等评选学习活动,开设父母课堂、传承教育课、非遗进校园、国学小课堂等特色活动,积极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以此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以师生实践带动家庭实践、以校园文明带动社会文明,在全县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将文明实践服务延伸到基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