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公众要避免“气溶胶式”防疫焦虑
2020-02-14 12:18: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打个喷嚏,气溶胶就可以飞出几百米!”“病人在这个地方咳嗽了一下,过一小时,你闻到的就是病毒。”“在家里开窗,带着病毒的气溶胶也会飘进来。”……这两天,全网最热的关键词莫过于“气溶胶”,各种自媒体也争先恐后进行科普,有人因此而焦虑。(2月12日《江海晚报》)

  当某个专家公开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并对什么是气溶胶进行了一番科普,网友们立马炸开了锅。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也在流量和变现的刺激之下,对气溶胶传播病毒进行了大肆“伪科普”,更是加剧了网友和公众的这种焦虑情绪。

  当各方都冷静下来,更加符合科学事实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同时更有权威的医疗、疾控方面的人士出面,表示气溶胶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得到明确的验证。与此同时,在国家卫健委2月5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增加的是“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现有最佳证据表明,病毒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的。

  至此,网友们一颗慌乱的心才慢慢平复下来,毕竟如果传言是真的,问题将变得十分严重,也意味着我们将“躲无可躲”乃至在家里都无法做到完全的万无一失。虽然关于气溶胶传播病毒的消息被科普,但是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类似这样的“气溶胶式”防疫焦虑,其实还有很多,背后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如果公众对这些消息缺乏鉴别,盲目相信,不仅仅是加剧了焦虑情绪,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所以说,在疫情防控形势仍旧严峻而不容松懈的当下,我们除了做好各种防控举措,同时还要避免“气溶胶式”防疫焦虑。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的形势下,一方面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关于疫情的更多信息;而另一方面,官方媒体、自媒体、微信群、朋友圈等也确实向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充分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渴求。但问题就在于,很多信息未必真实可靠,或者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误读,即便是一些专家学者发布的信息,也可能处于“初稿”状态而并不代表全部的事实真相。

  在这种情况下,“气溶胶式”防疫焦虑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气溶胶传播病毒”引发的公众担忧之外,最近几天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令人感到心惊的传言,比如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论文中出现了24天感染者,再比如山西某地出现了离开武汉60天感染者,等等。这些信息同样让很多人焦虑不已,但是很快也都得到了回应和解释,纾解了我们的焦虑情绪。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对疫情防控确实要高度重视,但是面对网络上层出不穷又真假难辨的各种消息,我们也不要过于焦虑,乃至因为焦虑而左右了我们正常的防疫举措、日常工作和生活。(苑广阔)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蓓蕾花开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