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67177
“总书记与我们视频连线拜年”
2023-01-19 10:04: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羌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海洋摄

  羌山凝翠,阳光普照。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彩旗飘扬、灯笼高悬,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羌族乡亲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上午11时25分许,当习近平总书记出现在视频连线画面中时,人们沸腾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欢呼声响彻羌山。

  这天,总书记以视频连线形式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给大家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石椅村是全国六个点位之一。

  “新春佳节,我更牵挂基层的干部群众。”“我的心同大家、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总书记的深情牵挂和新春祝福,温暖蜀乡羌村百姓心坎。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总书记殷殷嘱托,鼓舞四川儿女奋进前行。

  云朵上的羌寨,沉浸在振奋和喜悦中。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把领袖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掌声鼓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用最质朴的方式回应总书记的问候

  18日清晨,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早早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此前得知习近平总书记与村子视频连线的消息,他激动万分,整宿难眠。

  石椅村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村,近年来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天府旅游名村”等称号。临近春节,广场的枇杷树、李子树上尽是羌红和灯笼,四周羌楼悬挂着串串金黄玉米、火红辣椒,把节日氛围渲染得无比喜庆。

  阳光和煦、天空蔚蓝,涌入广场的群众越来越多。人们身着盛装,长衫色彩艳丽,挑花图案吉祥,汇成五彩斑斓的欢乐海洋。他们中有种植大户、民宿老板,有返乡创业者、非遗传承人,也有放寒假的学生和部分游客,大家共同期待着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的激动人心时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川视察指导,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对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就在2022年仲夏时节,总书记再次来到四川人民中间,一路殷殷嘱托、一路悉心指导,叮嘱巴蜀儿女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从北京到四川,视频连线瞬间跨越千山万水。

  11时25分许,习近平总书记出现在视频连线画面中,亲切地向乡亲们挥手致意。“总书记好!”“总书记新年好!”“总书记辛苦了!”人群中爆发出热情的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人们有的把羌红高高举过头顶,有的使劲敲响震耳的鼓声,用最质朴的方式回应总书记的亲切问候。

  陈爱军向总书记报告,“今天我们在这里唱羌歌、跳羌舞,欢欢喜喜过新年。”并代表乡亲们祝总书记“新年快乐”“纳吉纳鲁”(羌语,意为吉祥如意)。话音毕,人们又用热烈的掌声、鼓声、欢呼声,表达对领袖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之情。

  视频连线中,总书记关切询问村里收入怎么样、春节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不多等情况。陈爱军回答,乡村旅游是石椅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游客量达到20多万人次,算上枇杷、李子、苔子茶等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陈爱军向总书记介绍了春节前旅游接待情况,“我们村的游客主要来自成都、绵阳、德阳,他们在我们羌寨吃腊肉,感受我们的羌族文化,和我们一起过春节。”

  成都游客魏卓恰好在石椅村。她向总书记生动讲述了在石椅村的旅游体验:羌族文化特别浓厚,购买了羌绣,腊肉特别好吃,苔子茶特别好喝,非常开心。陈爱军代表村民热情邀请总书记来村里做客。

  总书记高兴地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听到总书记的肯定,乡亲们心里暖意洋洋,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擦亮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色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的六个点位中,石椅村是乡村代表,特点鲜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和牵挂乡村振兴这件大事,一次次跋山涉水调研,召开重要会议研究部署,为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掌舵领航。

  陈爱军清楚记得,7个月前,总书记前往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叮嘱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从东坡故里到羌绣之乡,总书记再次关心关怀“三农”工作,勉励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这令陈爱军备受鼓舞、倍添信心。

  “乡村振兴”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大家更加憧憬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图景。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陈爱军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未来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

  现场聆听总书记与大家亲切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村民邵朝勇心潮澎湃:“我今年50岁了,干起活来从不服输。”他和妻子梁英下定决心,抓住当前乡村旅游快速复苏的机遇,提高服务质量、拓宽增收渠道,把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殷实。

  石椅村现有104户352名村民,超过五分之一的农户从事旅游接待经营。邵朝勇在村里较早开办农家乐,梁英用地道的农家饭手艺招揽来一众回头客,“去年暑期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有的游客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邵朝勇还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舞龙灯的行家里手。村里的文化广场,正是石椅村羌文化的“展演中心”。

  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石椅村凭借特色主导产品“羌族歌舞”荣登榜单。

  北川民族艺术团团长杨华武和83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母广元把能歌善舞的村民组织在了一起。他们挖掘整理羌文化,用进寨仪式、敬酒仪式和篝火晚会等参与性强的三个环节,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以前石椅村靠生态环境、美果美食吸引人,现在羌文化是硬核支撑。”杨华武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现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羌文化,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这项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迈出第一步,已让村民尝到甜头。随着常态化举办3月赏花采茶节、6月枇杷节、7月李子节,冬至转山会、腊月年猪文化节、正月龙灯节,以及“庆羌年、祭山会、领歌节”等活动,石椅村的农副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村民陈剑的主要业务是跑运输,到了枇杷、李子上市季节就要留在家中,“过去既担心水果烂在地里,又怕耽误跑车,现在游客多起来,水果很快销售一空,根本不愁销路。”

  村民说,广场上晒出的颜色,是丰收的幸福色,我们要把幸福色擦得更亮。

  欢欢喜喜过新年

  必定是个暖心年感恩年出彩年

  “腊月二十七,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视频连线,向乡亲们拜年,我们心里暖融融的。”石椅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艳说,这个年必定是个暖心年、感恩年、出彩年。

  春节期间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村里的文化旅游公司,大年初一已被预订40多个房间、30多桌酒席。村民朱英担任公司财务人员,每天更新上报一道数据,“新年第一天将是满客状态,预估要来200多人,是个好开端。”

  邵朝勇家被预订了大年初三的8桌饭菜,他和妻子张罗着多采购点原料,“拿出最高厨艺好生接待。”他特意走进厨房和客房,拧开水龙头,水汩汩流淌。

  石椅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不容易汇水。过去,老支书王庆保带领村民初步解决了吃水难题。但由于水源地水头小、冬天水管结冰,枯水季节和隆冬时节常陷入“等水来”的困境,尤其是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不得不挑水应急。

  去年,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石椅村从4公里外的东溪沟引水,接通8500米长的饮水管网,能够提供日均上千立方米的供水保障,化解了制约发展的现实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王庆保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石椅村已铺就燃气管网,“天然气进村入户,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就要变成现实了。”

  村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65岁的五保户唐万银,主动要求嫁接“大五星”枇杷品种。以前村里上门为他免费改良老树,他动都不让动。村民邵朝平申请贷款将农家乐升级改造为高端民宿,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在10多年前,村里动员他考货车驾驶证,他怎么都不同意。

  陈爱军说,村上曾组织村民到周边其他村子学习,大家目睹了一个个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美丽乡村。这些发生在基层的新探索新成效新面貌,都是新时代四川巨变的鲜活例证。

  总书记叮嘱要坚持像脱贫攻坚那样,“五级书记”抓农村防疫,县乡村三级尤其要承担起属地责任,强化返乡务工人员和大中专学生防疫服务,加强农村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医疗保障,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群众平安过年。

  石椅村已对65岁以上老人及患有基础病的村民进行巡诊摸底。春节期间,将加强对返乡人员、游客等重点群体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转诊高风险人员,保障村民和游客过一个欢乐喜庆、安定祥和的春节。

  总书记视频连线结束时,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又一次响彻羌山。云朵上的羌寨,用她特有的唱羌歌、跳羌舞方式,抒发表达“羌乡儿女永远跟党走、感恩奋进奔向现代化”的浓烈情感。

  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映衬下,石椅村寨门的一副门联更加醒目:上联是“欢乐沙朗跳出羌山粗犷神韵”;下联是“祝福酒歌唱响尔玛奔放豪情”。

  动人的旋律中,人们越舞越带劲。(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帅)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