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一村一貌 郫都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可感可知”

2021-12-03 11:08:00 来源:川观新闻

分享到手机

  闲置的川西民居“变身”农夫记忆博物馆、工匠馆、家风堂,开发共享田园体验农耕,聘请文化村长、文化顾问挖掘农耕文化历史……近日,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先锋村系列“花式操作”,让这个普通小村落摇身一变为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的“网红村”。

  先锋村的“变身”过程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为“打平伙”和办“九大碗”。所谓“打平伙”,就是“众筹”,由村支部号召,村民一起定“菜单”。其中,村两委负责做好“四道菜”,整好院落的“面子”:污水管网和化粪池,道路、外墙、门头等外围风貌改造提升;做好文化氛围营造;游客导入和经营人员培训;主导产业培育和引导。村民负责做好关于院落“里子”的“五道菜”:拆除违建和私拉乱接;改厕改厨并接入污水处理设施;搞好院内改造和装修;做好家庭卫生,养成良好习惯;自主经营家庭产业。

  这样的“变身”在郫都区并非孤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二批全国试点区,郫都区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总目标,将抽象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可感可知的具体物象,全覆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0个、实践站147个,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在安德街道安龙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几盆精心制作的盆景,凭借良好的花木种植基础和气候水土条件,安龙村把“盆景”从产业变为风景,成为乡村旅游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唐昌镇战旗村,“一个主题、五学四悟、三办两新”的“15432”学习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在友爱镇石羊村,原有川西林盘内的湿地水塘、村庄荒地、破败房屋被予以保护性改造,建设成为“文化大舞台”“村民议事厅”“乡贤工作室”“村民食堂”等实践阵地,成为村里聚贤借智,脱贫致富的绝佳平台。(记者 罗之飏)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