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成都市青白江区以文明实践汇聚城市建设强大动能

2021-12-31 09:31:00 来源: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宣讲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参与垃圾分类活动、自编自演文明风尚主题文艺节目……如今,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习惯。

  为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白江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建设,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群众身边,走出了一条有青白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道路。

  文明实践阵地遍地开花

  “很多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尤其是有害垃圾。实行垃圾分类,能够回收可利用垃圾,对有害垃圾进行更加环保的处理……”12月19日,在青白江区白马村“白马乡村驿站”,村里的党员志愿者正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对于白马村村民来说,到白马乡村驿站坐坐已经成为生活常态。驿站不仅配备有齐全的便民设施,还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白马村整合资源,打造了“1+4+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4个“白马乡村驿站”和N支志愿服务队,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最近,在青白江区大同街道,居民们发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了大变化。依托社区健身俱乐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同街道文化站等,大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了文化、体育、健身服务平台并扩建群众文化书屋、小剧场、城市阅读美空间、学习强国学习小站、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等文化新阵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的载体。

  当前,青白江区各街镇、社区分别建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目前已建成区级实践中心1个、镇(街道)实践所7个、村(社区)实践站83个,实现了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青白江区统筹规划村(社区)综合文化站、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场地,有效利用场地空间,大力扩建特色阵地,将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同时,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社区便民六类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多个服务功能室,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等10余门文化公益课堂,为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提供阵地。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项目

  有了阵地之后,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加有声有色?青白江区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充分挖掘辖区资源,打造当地特色项目。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姚渡镇牟池塔村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大广场,并结合广场各自主题开展志愿宣讲。德治广场作为道德宣传功能平台,牟池塔村会定期开展德治教育活动;法治广场是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平台,牟池塔村便时常与司法所、派出所和“李二爸”老党员工作室联动,在这里开展普法宣传;自治广场是自我治理功能平台,村里的志愿者常常在这里自发组织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

  而在城厢镇十八湾村,充分发挥“法治+孝德+产业”3大文化院落实践分站点等场地的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下沉到各院落,宣传道德模范、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等,形成浓厚的文明新风尚。

  为了鼓励人人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时代风尚,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建立“众筹”公益品牌,开办“众筹食堂”和便民小超市,解决社区空巢老人吃饭难等民生问题。

  为激励志愿服务的热情,大同街道探索健全“时间银行+积分银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等,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后可获得积分,并通过相应的志愿服务积分平台,兑换实物商品。

  志愿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我觉得疫情常态化防控志愿服务必须长期坚持。”“院落环境美化志愿服务我们要坚持做下去。”“及时宣传咱们党的政策很重要。”12月15日,在青白江区化工路社区侨家大院里,一群志愿者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她们都是化工路社区“川化大妈”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当下,她们正在为丰富和完善“川化大妈”志愿服务公约建言献策。自2019年成立以来,不管是院落矛盾调解、邻里互助、垃圾分类活动还是社会公益宣传,在有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川化大妈”志愿者的身影。

  “川化大妈”志愿服务队是青白江区以志愿服务凝聚文明力量的缩影。近年来,青白江区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截至目前,青白江全区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支、大队7支、中队83支,下设1320余支分队。其中,根据行业特点,建立学雷锋新闻媒体志愿服务队、“杏林春暖 健康相伴”党员志愿巡回医疗队等行业特色文明实践队伍40余支。在乡村振兴、社区发展治理、党建引领等重点工作中,组建防汛抢险、移风易俗、环境治理、“乡贤”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

  为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青白江区坚持把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双向认领”帮扶制度,点对点为高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提供志愿关怀,为群众“帮办代办”20余项政务服务。推进“众健社区”建设,对实践阵地辖区的社区,以组团设点的形式打造“15分钟健身圈”,以“场景打造+志愿者+培育赋能自组织、社会组织”推动服务,织点成网。实施社区运动社群社团孵化计划,培育体育志愿者50名。开启新城区“前置式”社区治理模式,引进6家社会组织、建立4支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链接3户商家,结合社区公益积分兑换机制共建积分银行。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青白江区采取“讲、评、帮、乐、庆”等形式,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传递党的好声音,把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主动链接活动资源,积极对接区司法局、区卫健局等单位,联动开展“法律服务”“爱国卫生日”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以传统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植树护林、卫生打扫等活动,进一步推进文明实践长效常态。(记者 袁矛)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