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火塘宣讲”有“羌调”——北川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04-29 10:31:00 来源: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在“火塘晚会”中,当地羌族群众载歌载舞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其中。

  4月1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出品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在央视一套首播。专题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人物和故事,运用形象的画面、鲜活的语言,充分展现了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扎实推进、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实际进展,彰显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生活的火热实践。

  在当晚央视《新闻联播》的《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今晚开播》节目预告和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第一集《理论进万家》中,宣传介绍了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办火塘会,将宣讲融入民族习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做法。

  火塘会是什么?“火塘宣讲”有哪些内容?在群众中的反响怎样?北川又是如何开展“火塘宣讲”,深化文明实践的?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在北川县进行了采访。

  “今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有哪些?”“怎么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费标准是多少?”4月23日傍晚,在北川县青片乡上五村,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一场热闹的火塘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火塘会上,干部面对面地向群众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粮食安全等党的战略方针和惠民政策,在欢声笑语中,理论知识在拉家常式的乡音中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让国家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

  村民应育炳笑着说:“这种形式不像开会,倒像是我们在聊家常,干部把平时难懂的新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出来,我们立马就记住了。”

  “我们利用火塘会拉近了干群关系,让群众能够主动参与、畅所欲言,献出好主意、好点子,提高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将宣讲融入其中,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确保宣讲通俗易懂,接地气、聚民心。”上五村党支部书记王官煜说。

  “火塘在北川群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家庭伦理说教、族规族纪传承、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是羌家儿女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一冰告诉记者。北川多山,早晚温差大,晚饭后当地群众有烤火塘的习惯,根据这一情况,产生了火塘会的宣讲形式,几条板凳,几杯热茶,干部与群众围着火塘而坐,你一言我一语,宣讲惠民政策,讲解教育知识,征求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是我们在开展‘火塘宣讲’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北川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万书明说,北川首先组建多元化的宣讲团队,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农村新乡贤、文化能人、致富带头人、在校学生中精选威望高、善表达、学习热情高的群众身边人,组建“结亲宣讲队”“草根宣讲队”“羌山雏鹰宣讲队”作为火塘会宣讲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其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中坚力量。

  其次,聚焦群众所需所想所盼,解决讲什么的问题。火塘会上,宣讲者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大思路”配套“小举措”、“大道理”对接“小日子”,让理论走出文本、脱离抽象,从群众关注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民生小事出发,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后,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怎么讲的问题。依托“火塘故事汇”,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移风易俗;依托“火塘晚会”,利用羌族歌舞、非遗“打岔”等文艺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其中,使宣讲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依托“云上火塘会”,通过抖音、微信等新媒体连线专家学者宣传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给群众;依托“火塘微论坛”,在宣讲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邀请群众提问、分享心得,让群众在参与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

  近年来,北川县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充分发挥羌风民俗作用,依托火塘会传统聚会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截至目前,累计组织500余支火塘会宣讲小分队,面向广大农村群众开展宣讲2万余场次,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热在基层、热在群众,在宣传宣讲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记者 罗园)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