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培育

走近全国道德模范 | 陈怀炯:挂号费1元的“大先生”

2025-05-23 19:30: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年逾八旬的“大先生” 17年来挂号费只收1元

5月23日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

雅安陈怀炯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走,和小文一起去看看

  “大先生”陈怀炯的故事

↓↓↓

在雅安市天全县

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外地人来天全

有一半是来找大先生的”

这位“大先生”

正是年逾80的

全国道德模范陈怀炯

在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陈怀炯(右)为来自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的藏族群众诺登(中)换药。诺登双手合十向陈怀炯表达感激之情。(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此言非虚

天全县常住人口约12万人

该县中医院2022年门诊量

却达到52万人次

其中超过45万人次为骨科患者

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有的来自大凉山深处

还有人从上海、非洲等地

“打飞的”来看病

 

  四川文明网讯(记者 卢瑶)5月15日上午7时,记者在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诊室见到了被患者称为“大先生”的陈怀炯。

在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陈怀炯查看患者的X光片。

  陈怀炯身形清瘦,背微微有些驼,但双目炯炯有神。“叫号、问诊、查体、看片、复位、敷药、固定”,陈怀炯一天的工作便如此循环往复。尽管已经年逾80,但陈怀炯为患者治疗时,手法到位、动作利落。他时而俯身半跪在地查看患者伤情,时而用手用力推接患者骨伤患处,一整套熟练的骨伤治理流程,在他手中行云流水地施展,一个个患者带着伤痛的神情而来,舒心的表情离开。

  当记者了解到陈怀炯如今每天仍然要工作至少7个小时,担忧地询问他会不会觉得太辛苦,陈怀炯毫不犹豫地回答:“天天上着班,才觉得舒服。”

陈怀炯在开药方。

  在陈怀炯看来,他只是“尽了一名医生的本分”,而他的儿子、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陈若雷,也对父亲的忙碌已经习以为常。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管教很严,父亲当年监督我背诵《汤头歌诀》《药性赋》,背不完、悟不透就不让吃饭。”陈若雷笑着说,每天放学回家还要学习制作祖传中药制剂,让他感到很有压力。作为陈氏诊疗医术的第四代传人,陈若雷在1998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天全,待在陈怀炯身边。

  陈怀炯的患者们都称呼他为“大先生”,不仅因为他有高超的医术,更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温暖着群众。在他的坚持下,医院多年来挂号费极低,药物费用也十分低廉。他将祖传秘方与现代医药结合,研制出的膏、丹、丸、散、酒等系列药物,因价格低、疗效好、用处多,深受患者的青睐。

  “我的母亲、我、我的儿女和孙辈,都是‘大先生’的患者。”68岁的天全县居民李开芬告诉记者,“他的专家号原来是0.5元,直到2005年医院挂号收费系统完成智能化改造才调整到1元,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多么珍贵的福利啊!”

义诊现场。

  “我个人很渺小,一个诊所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扩大诊所规模,才能更好地帮助更多患者。” 基于这个想法,陈怀炯1975年将诊所无偿捐赠给政府,建立天全县城关镇骨科医院,1980年更名为天全县中医医院。如今,医院已发展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在他的带动下,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低廉的费用、高超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收获了“二郎山下平民医院”良好口碑。他还打破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家规,先后培育了460余名中医骨科专业医疗骨干,形成了老中青梯次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采访至此,记者明白了何为“大先生”:是“大医之精、大医之诚”,是“大公无私、淡泊名利”,是“大慈恻隐、大爱无疆”,是“大道致远、大家风范”。

  为“大先生”陈怀炯点赞!

 

编辑:朱芸芸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