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培育

凝聚好人力量 绘就文明新篇——阿坝州文明办深入推进“石榴籽工程”宣传教育引领精神文明共建

2025-09-09 14:18:00 来源:阿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在新时代背景下,阿坝州文明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关于群众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石榴籽工程”宣传教育行动,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宣传为重要抓手,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阵地支撑与实践转化作用,持续完善宣传推广与礼遇帮扶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注入充沛精神动力。

州人大副主任白玛罗尔伍慰问九寨沟县“四川好人”唐玉林。

  健全选树机制,强化示范引领

  依托“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感动阿坝年度人物评选”等品牌活动,逐步构建起覆盖州、县、乡三级的道德模范遴选机制。通过群众推荐、媒体发掘、组织审核等多种渠道,深入农牧区、社区、学校、企业一线,积极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鲜活榜样。截至目前,全州已涌现出省级道德模范11人、“中国好人”18名、“四川好人”117名、“感动阿坝”人物71名,各县(市)累计评选县市级身边好人超过900名,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类型,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立得住的榜样群体网络,有效引导各族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夯实阵地建设,拓展辐射效能

  以“好人工作室”作为实体化宣传引领平台,严格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管理制度、有基本设施”的“四有”标准推进建设,并结合地域文化、行业特色和群众需求,打造了14个主题鲜明、运行规范的好人工作室,内容覆盖民族团结、生态保护、非遗传承、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依托这些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讲、传统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公益志愿服务等四大类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宣讲26场,覆盖群众1.5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471场,服务群众4.1万人次,真正实现“宣传一方、带动一片”的阵地示范效应。

  推动实践转化,服务社会民生

  积极引导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投身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实际工作,实现“榜样力量”向“发展动能”的有效转化。在促进就业方面,“中国好人”邹凌等人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和非遗工坊,发展青稞种植、藏羌织绣、唐卡绘制等特色产业,带动超5000名群众实现本地就业。在公益助农方面,四川省道德模范哈弄夺机、“四川好人”刘平巧等借助“直播+电商”模式拓展农牧产品销路,帮助群众增收超亿元。在文化传承方面,蒋维明等20余名典型代表通过公益课堂传授藏茶、羌绣、民俗歌舞等非遗技艺,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增收双赢。同时,广泛组织文明劝导、敬老帮扶、民族团结宣传等志愿活动,营造出学习榜样、互助共进的良好社会风尚。

哈弄夺机公益助农直播。

  构建宣传矩阵,弘扬新风正气

  统筹线上线下载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好人宣传体系。线上整合州、县融媒体资源,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开设“德耀阿坝”“好人故事汇”专栏,以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讲述榜样事迹,相关内容发布超500条,总浏览量突破100万。线下结合民族团结宣传月、农民丰收节、传统节庆等时机,组织道德模范进校园、进社区、进牧区开展巡讲巡演;连续五年举办“感动阿坝”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并通过专题展览、文艺演出、双语宣讲等方式增强传播实效,使好人形象深入人心、好人精神广为传扬。

  完善礼遇制度,强化激励保障

  出台《阿坝州奖励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办法》,建立涵盖医疗、交通、旅游、就业等方面的礼遇政策清单。截至目前,全州已发放“好人卡”114张,持卡人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免费游览A级景区、免费健康体检、优先就业推荐等实实在在的优待。同时,建立州级“身边好人后备人才库”,已纳入300余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的先进人选,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推动好人选树工作可持续、成体系、有后劲,努力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成为社会共识。

礼遇帮扶身边好人。

  阿坝州通过系统化、机制化、长效化的探索,将“石榴籽工程”与道德建设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也为民族地区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