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培育

王玉:从帮助特殊群体孩子到心理疏导,她是青少年“守护者”

2025-11-03 14:5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讯(施华琼)近日,成都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10余名青少年在律师王玉的带领下,零距离接触禁毒一线,通过实地观摩和沉浸式教育,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和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

  10余年来,王玉坚持行走在青少年法治公益路上,每一次普法、每一场活动都藏着对孩子们的真心,也凝聚着她对法治教育的坚守。

  从“偶然触动”到“主动担当”

  她是特殊青少年的守护者

  王玉与青少年公益的缘分,始于一次监狱帮教经历。多年前,她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走进监狱,一名服刑人员红着眼眶不断念叨着14岁的女儿:“孩子不想给爷爷奶奶添负担,说要辍学打工……”这话像重锤敲在王玉心上。

  “我当时就答应去他家看看。”王玉回忆,家访中得知女孩母亲离家出走,年迈的爷爷奶奶是唯一的依靠,爷爷还患有白内障,全家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女孩沉默寡言的样子,更让王玉认识到:“孩子需要的不只是钱来缓解生活困境,还有‘被保护’的安全感。”

王玉参与“小雏菊”捐赠活动。受访者供图

  2017年,王玉发起“暖爱助学”项目,帮扶服刑人员、戒毒学员等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她格外在意孩子的敏感心思,她说“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一样’,法治保护首先要护好他们的尊严。”因此,每次去学校走访时,她会邀请全班学生参加活动,合照让每个孩子入镜,再把帮扶孩子的单人照裁剪下来寄给监狱里的父母。

  从最初碰到能帮就帮,到主动找需要帮助的家庭,这份担当成了刻在王玉心里的责任。她带队跑遍凉山、绵阳、乐山、眉山等地,帮扶48名孩子,投入资金近20万元。期间,有件事让她至今难以忘怀:一个中专生特意跑到酒店拒绝帮助,说“把钱给更需要的人吧!”后来得知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王玉红了眼:“这些孩子的坚强和懂事,让我更想帮他们把‘法治靠山’立起来。”

  从“物资帮扶”到“法治宣教”

  她是校园里的普法创新者

  帮扶中,王玉发现很多孩子遇欺凌、侵权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不知维权。“光帮困难孩子不够,得让所有青少年懂法、会用法。”2020年,她联合律师创办成都市成华区小雏菊青少年事务中心,并琢磨出一套“孩子听得懂的普法方法”。

  在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她不用枯燥法条,而是拿《动漫中的民法典》课件,用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象和故事讲解民法典知识。她还设计特色课程,通过《我会保护我自己》教孩子防性侵,《友谊秘籍》让孩子敢对校园暴力说“不”,用《网络世界中的民法典》提醒他们保护个人信息。她还依托公益讲师团,鼓励更多律师加入,一起打磨课件,让普法走进更多校园、社区。

王玉参与宪法宣传日活动。受访者供图

  除了课堂,她还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以案例创作剧本,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等演绎案例。一位曾参与过的学生说:“通过亲身的演绎,现在知道遇事找法律比吵架管用。”王玉还筹建“成长加油站”谈心室,联合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疏解情绪、提供个案咨询。她说:“通过这些普法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建立底线意识,明确行为边界,学会自我保护,远离不良诱惑和违法犯罪行为,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也不做沉默的受害者。”

  “有些孩子回家后会主动给家人朋友讲法;有的孩子参加禁毒警示教育后,主动在班级分享……”面对孩子们的转变,王玉格外欣慰。她说,“从‘受教者’到‘传播者’的转变,让我看到公益力量在传递。”

  截至目前,“小雏菊”团队走进20多所学校,开展60余场宣讲,覆盖3万多名师生。“我们想通过‘送一次课’,让法治种子在孩子心里扎根,等他们长大能自己撑起‘保护伞’。”

  从“荣誉加身”到“初心不改”

  她是公益路上的坚守者

  多年来,王玉的公益脚步从未停歇,帮扶足迹遍布四川山区。2017年起,她连续四年参与“善行者”50公里公益徒步,为留守儿童、免费午餐、“海豚成长”陪伴计划等项目捐款;2018年,她参与“走出大山看世界”三州青少年暑期夏令营,为山区孩子拓宽视野;她赶赴甘孜扶贫走访,结对帮扶凉山州昭觉县贫困学生。2024年,王玉再赴阿坝州壤塘县南木达镇,开展中小学捐赠活动,捐赠课外书籍2200余册,以及篮球、排球、乒乓球拍、象棋等学习和体育用品,为当地孩子送去关怀与支持。

  这些年,王玉收获“成都公益慈善大使”“四川省首届十佳公益律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面对奖章她却总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谈及收获,她坦言:“做公益让我成长很多,不仅学到了青少年心理知识等,也锻炼了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孩子们的坚强和转变,更让我有动力一直做下去。”

  在长远规划上,她也思路清晰:“想建一支专业维权援助志愿者团队,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打造全方位青少年公益服务平台,提供普法、预防、维权、心理疏导一站式服务。通过跟踪机制、定期回访,确保孩子们真正走出困境。”

  “只要给孩子足够关爱和引导,每个孩子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光彩。”王玉的话朴素而坚定。而她播下的法治种子,正在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心里悄悄发芽,孕育着成长的希望与力量。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