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培育

榜样在身边|“中国好人”张玉波:生态学博士“变身”深山养蜂人

2025-11-06 13:4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讯(赵青)“曾经,我是在北京写字楼里埋头写论文的生态学博士;而现在,我是长住在平武大山深处的一名普通养蜂人,一个每天与土地、与蜜蜂真诚相伴的农业生产者……”11月6日,“中国好人”张玉波的声音响彻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弘远楼105报告厅。

  当天上午,“榜样在身边”2025四川先进典型事迹巡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这里举行。作为巡讲报告团成员,张玉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为守护大熊猫家园、帮助村民致富,他辞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优渥工作,扎根深山创办“猫熊谷家庭农场”,让养蜂业成为改善当地生态、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张玉波和平武的故事要从2005年说起。那时,从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研究多年的张玉波,来到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张玉波注意到,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主要靠外出打零工、养蜂过日子。但养蜂完全是“靠天吃饭”,赶上一场大雨,可能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村民们的经历给了张玉波启发:只有解决当地村民的生计问题,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大熊猫的保护才会落到实处。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张玉波离开了平武,但始终和当地村民保持着联系,还在学校论坛上帮忙卖过蜂蜜。

  2018年,已经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的张玉波接到平武县金丰村党支部书记唐正华的求助电话:“今年蜜蜂死了八成,您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张玉波立刻查资料、整理文献,把厚厚一叠技术材料寄到了平武。唐正华却打来电话继续求助:“看不太懂啊。”

  我们做研究的,总习惯于把知识写在纸上,却忽略了乡亲们真正需要的,是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真本事。”被触动的张玉波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辞职!进山!跟乡亲们一起养蜂!2019年初,张玉波辞去工作,告别家人,一人踏进了平武的大山,创办了“猫熊谷家庭农场”。

蜜蜂博士”张玉波

  从生态学博士到蜂农,这一步的跨度真的很大。

  山里的艰苦,也远超张玉波的想象:夏天土坯房漏雨,冬天寒风往骨头里钻,上山时蚂蝗钻进了腿肚里……张玉波说,最难忘的是有一次被蜜蜂“围攻”。因为操作不熟练,开蜂箱不到一分钟,他的左胳膊就被蜇了三四十下。一开始他没当回事,没想到第三天蜂毒发作,父母收到病危通知……

  转危为安出院后的张玉波没有放弃,他挨家挨户走访,翻山越岭做调研,创新研发出一款新型蜂箱,不仅显著提高了蜂群存活率,还能远程监控、智能管理,彻底改变了传统养蜂“靠天吃饭”的局面,蜂蜜产量也上来了。张玉波开始在村里办“坝坝课堂”,教村民科学养蜂,还翻山越岭现场指导,激发乡亲们的养蜂热情。

  数年来,张玉波累计培训蜂农500多人,带动村民增收300多万元。

  张玉波还将“猫熊谷家庭农场”打造为集自然教育、生态产品、科研实践和中小学研学于一体的基地。农场里小小的蜂箱,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1000余户来过农场的家庭,是核桃、猕猴桃、蜂蜜等山货的忠实消费者。

  未来,我会和更多乡亲们并肩,共同深耕这份甜蜜的事业,也会利用多种模式,不断加强大山与城市之间的联结。”被乡亲们称为“养蜂博士”的张玉波说。

编辑:徐艺嘉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